悲伤是人类最为普遍而又强烈的一种情绪,而这一悲伤有时是基于自身的遭遇,有时又基于他人的不幸。然而,我们常常会发现:旁观者眼里的悲伤未必是被同情者心中的悲伤。(开篇赞同材料,引出观点)
自古以来,同情心便被视为人们所必需的美德,在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象征着同情的“恻隐之心”被视为四端之一,是人生来带有的品质。在外国的哲学中,同情出于利己的本能,即一个人爱自己的生命,那么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若是我在乎,珍惜他人的生命,便能够带来他人也在乎自己的生命的“利益”,因此产生了同情。而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信息的高度交互,我们会经常与他人的不幸相遇。但当我们看见山区的孩子悲伤哭泣,我们会同情他们生活贫困,但他们也许只是悲伤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当我们看见病床上老人泪眼模糊,我们会同情他们饱受衰老病痛的折磨,但他们也许只是悲伤无法亲眼见证孙辈的成长。对他们的同情,有时并不基于我们对他们正确的理解。(先分析why人会有同情心,然后联系现状,引出同情变味的例子。)
对于个体而言,正如莱布尼茨所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也不存在观念、想法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会因为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年龄阅历的差异而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性的“理解”好似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两者隔开,因而旁观者眼里的悲伤未必使被同情者心中的悲伤。(承接上文,然而why变味1)
更何况,同情者看待被同情者的眼光常常是俯视的。这并非是在责备那些同情者,而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现象。就如在对待乞丐时,我们为他们的不幸的故事感到悲伤,然而在我们施舍,去给予这份同情时,我们常常隐含着一种“我们/我绝对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同情者很难和被同情者处于平等的位置上。(承接上文,why变味2)
对于群体而言,这一份同情只是人群单纯的盲从。在群众心理学的角度,群体及群体中的个人容易受到暗示,鼓舞的影响,而因此产生的情感,无论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网络时代,随手转发热门帖子表达一下对悲伤者的同情是一件再便捷不过的事了,至于自己眼里的悲伤是否是悲伤者心中的悲伤,他们并不在意。甚至,这到底是是不是自己的悲伤,他们也不在意。当然,他们认为这一份同情悲伤是理性的,是发于自己真心的,但是放到群体看,这种个人的理性往往是一种错觉,他们仅仅只是受到了群体情感的“鼓舞”罢了,他们并不清楚这一悲伤是否正确,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即使他们再聪明,智商再高,也似乎丧失了辨别的能力。当然也不乏这样一些人:他们同情悲伤者只是为给自己积攒道德口碑。既然同情他人就能被冠以“善良”“仁厚”的美名,那么道几句同情又有什么难?(承接上文,why变味3)
列宁说过“虚伪的同情是锐利的毒箭”。你无意的言语可能是在悲伤者流血的伤口上撒的一把盐,你不包含真心的同情可能只让悲伤者更觉人情淡薄,进而将他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茨威格说“一个人的同情要善加控制”,否则比冷淡无情有害得多。当我们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与其凭自己的经验来同情别人、发表建议,不如收敛我们的同情,安安静静地陪伴,给悲伤者一个自我调节的空间。(how)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帮助悲伤者走出悲伤,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共情”并保持冷静,去了解悲伤者,去感受他的痛苦,进而在适当的时机劝慰他、帮助他,这样才能够是社会更为和谐温馨。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