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冠哈戴:为什么哈萨克长期被称为吉尔吉斯?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今天哈萨克斯坦草原,曾长期被俄国人称为吉尔吉斯草原;1897年的俄国人口普查时,有一个名为“吉尔吉斯-凯萨克”的民族,人数众多,生活在草原上,那就是今天的哈萨克人;1922年苏联成立时,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以“吉尔吉斯共和国”之名加入俄罗斯联邦,直到1925年才改为哈萨克斯坦。哈萨克人作为一个人数众多、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为什么会长期被俄国人称为“吉尔吉斯”?1925年,其正确名称又是如何恢复的?

吉冠哈戴:为什么哈萨克长期被称为吉尔吉斯?

哈萨克驯鹰人

一、“哈萨克”的来历

“哈萨克”(?аза?)意为“自由人”,和俄国“哥萨克”(Казак)一词词源相同,都来源于古突厥语。但“哈萨克”的产生要比“哥萨克”早得多。说起“哈萨克”称谓的来源,不得不稍稍讲讲哈萨克汗国和哈萨克民族形成的历史。

哈萨克人血统来源十分复杂,有突厥说、乌孙说、康居说、塞种说、阿兰(奄蔡)说等。不过,到哈萨克汗国形成前,该民族文化已经完全突厥化了。15世纪中叶,现在的哈萨克人祖先生活在白帐汗国(蒙古金帐汗国的一支)境内,是一个游牧民族。

1456年,白帐汗国被乌兹别克汗国的阿布海尔汗征服,末代白帐汗巴拉克汗(1420-1456)的儿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十分不服阿布海尔汗的统治,遂率领一众游牧民离开乌兹别克汗国,来到东部的东察合台汗国(亦称蒙兀儿,突厥语言称为蒙兀儿斯坦)放牧。其人数约有20万。

这群离开乌兹别克汗统治的人感到自己奔向了自由,便自称为“自由人”,也就是“哈萨克”。不过这个名字在当时并非民族的正式称呼,而是一个临时的称呼,有人称之为“自由的乌兹别克人”或“乌兹别克的自由人”。后来两位汗王决定正式建立一个汗国,以兄长克烈为大汗,国名就叫“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汗国建立后,由于水草丰美、政治局势稳定,吸引了许多周边的游牧民前来投靠,迅速壮大起来,并于1470-1471年借东察合台汗国的兵力反攻阿布海尔汗,将其击败,夺回故土,并吸纳了许多乌兹别克汗国的民众。这样,“哈萨克”民族共同体在草原上逐渐形成。

吉冠哈戴:为什么哈萨克长期被称为吉尔吉斯?

20世纪初的哈萨克人

二、俄国人初识哈萨克

17世纪,俄国人开始与哈萨克人有所接触。1722年,彼得大帝派伊万・乌恩科夫斯基出使准噶尔汗国,中途经过哈萨克草原,结识了哈萨克民族。

而后,彼得大帝又派荷兰人尼古拉・维岑去考察亚洲民族的情况。维岑惧怕草原上的战乱、劫掠,不敢亲自深入草原了解情况,只是采访了一些从东边过来的官员、商人,就用他们提供的信息拼凑了一本《北部和东部鞑靼》,给沙皇交差。书中描述了巴什基尔人、叶尼塞河吉尔吉斯人、哈卡斯人和哈萨克人的情况。关于哈萨克人,此书称之为布哈拉汗国的臣民。

虽然《北部和东部鞑靼》对于哈萨克人实际上是独立的、而非臣服于布哈拉汗国的事实了解并不清晰,但有一点至少是正确的:他把哈萨克人的名称说对了。有时称“哈萨克人”,有时称“鞑靼哈萨克人”,至少不是“吉尔吉斯人”。

吉冠哈戴:为什么哈萨克长期被称为吉尔吉斯?

尼古拉・维岑(1641-1717)

三、“吉冠哈戴”的发生

1733-1734年,哈萨克小玉兹部落派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圣彼得堡朝见俄国女皇安娜,请求她帮助小玉兹部落对抗其他部落。当时俄国人对于哈萨克人并无了解,只有一本《北部和东部鞑靼》可供参考。《圣彼得堡新闻报》为了写出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便查阅了此书。

吉冠哈戴:为什么哈萨克长期被称为吉尔吉斯?

早期的《圣彼得堡新闻报》

然而,编辑太心急了。他们只翻阅了关于叶尼塞河吉尔吉斯人的部分,就匆匆忙忙地写下了“吉尔吉斯代表团来访”的消息。编辑还自作聪明地注释道:“哈萨克人源于叶尼塞河吉尔吉斯人。”

这个报道影响很大,一是因为此报是帝国主流媒体,阅读者很多,具有权威性;二是因为当时有关哈萨克人的俄语信息实在太少,因此这篇报道成为俄国人获得有关哈萨克人资料的最主要渠道。从此,俄罗斯帝国政府大小官员均将哈萨克人称为“吉尔吉斯人”,将哈萨克草原称为“吉尔吉斯草原”。

四、一错再错

随着俄罗斯人与哈萨克人接触的增多,特别是俄罗斯帝国征服哈萨克汗国并对其实施行政管理,俄罗斯人逐渐了解到哈萨克的真相。为了区别哈萨克人与真正的吉尔吉斯人,他们将哈萨克人称为“吉尔吉斯-凯萨克人”,或“吉尔吉斯-哈萨克人”。其实哈萨克人和吉尔吉斯人根本没关系,倒是和乌兹别克人联系紧密,称为“乌兹别克-哈萨克人”还靠谱些。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