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斗不断大波波:波兰-立陶宛联邦简史(三)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内斗不断大波波:波兰-立陶宛联邦简史(三)

1701年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此时国土还很大,但实际控制能力有限。上方黄线处为库尔兰公国,是波兰封臣,已处于半独立状态。右上灰蓝处为普鲁士,此时已经完全独立。

杨三世死后,波兰再次陷入危机中。崛起的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不断挤压着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势力范围和生存空间,而波立联邦落后腐朽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其无力应对外来的侵略。在波立联邦走向没落乃至灭亡的同时,波兰的民族主义也有了初步发展,波兰开始有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迹象,可惜这种迹象来得太迟了。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已无法应对早期工业时代的挑战,而在外来势力压制之下波兰迟迟无法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还在坚持所谓的中世纪贵族民主制,最终自取灭亡。

1697-1704 奥古斯特二世(第一次在位)

奥古斯特二世是德意志萨克森人,母亲是丹麦人,1670年生于德累斯顿,属萨克森选帝侯家族。1694年因兄长去世,承袭了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选帝侯之位,统治萨克森公国。在统治萨克森期间,奥古斯特二世支持艺术,同时企图靠炼金术师“点石成金”来创造财富,可见这人作为君王脑子不太好使。

内斗不断大波波:波兰-立陶宛联邦简史(三)

波兰国王“有力者”奥古斯特二世

1696年,波兰最后一位强有力的君主杨二世・索别斯基去世。奥古斯特二世为了竞争波兰-立陶宛联邦王位,宣布皈依天主教。萨克森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新教邦国,奥古斯特二世的改宗令萨克森人感到震惊。不过,奥古斯特二世的皈依纯粹是做做样子,不要说让国民改宗了,他甚至连赋予萨克森天主教徒正常的宗教权利都没有,可见他的“皈依”纯粹是冲着波兰王位去的。

1697年的波兰王选实际上是法国和俄-奥联盟之间的争夺。野心勃勃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支持孔蒂亲王弗朗索瓦・路易,俄国和奥地利共同支持来自德意志萨克森的奥古斯特二世。据西方史学家称,法国人得到了更多的选票;但德国人捷足先登,先到华沙给自己加冕。法国孔蒂亲王并不非常有权力野心,当他坐船慢腾腾地到达但泽港的时候,奥古斯特二世已经在华沙称王多时了。法国人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到了法国,弄得路易十四哭笑不得。

内斗不断大波波:波兰-立陶宛联邦简史(三)

孔蒂亲王弗朗索瓦・路易・德・波旁

奥古斯特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后,首先必须面对俄国和瑞典之间日益增长的敌意。1700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向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宣战,俄国所谓的“大北方战争”爆发了。

内斗不断大波波:波兰-立陶宛联邦简史(三)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在大北方战争爆发前进攻丹麦,将丹麦赶出俄波丹挪反瑞典同盟。

论亲戚,查理十二是奥古斯特二世的表兄弟,而彼得一世与他八竿子打不着。但出于利益,奥古斯特二世决定支持彼得一世。但波兰军队打仗不行,只能指望俄军;俄军却被瑞典击溃。

内斗不断大波波:波兰-立陶宛联邦简史(三)

1700年纳尔瓦战役,彼得一世还不是“大帝”,他初出茅庐指挥战斗,结果却是俄军大败。

查理十二于1701年登陆里加,1702年攻克华沙。奥古斯特二世怂了,想和瑞典和谈,但瑞典不理睬他,于1704年拥立斯坦尼斯拉夫・列辛斯基为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起初还不愿承认,但最终被迫于1706年将王位交给了斯坦尼斯拉夫。

1704-1709 斯坦尼斯拉夫・列辛斯基(第一次在位)

斯坦尼斯拉夫是波兰人,他是一百多年来第一位波兰人身份的波兰国王,1677年生于利沃夫(在今乌克兰西部),是什拉赫塔出身。

斯坦尼斯拉夫曾任波兹南总督。1704年,他获得部分议员支持,被推举为波兰-立陶宛国王,并得到当时占领华沙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的肯定。于是,这个波兰贵族成为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一世。

内斗不断大波波:波兰-立陶宛联邦简史(三)

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太丑啦)

斯坦尼斯拉夫的王位完全依赖于瑞典的支持。瑞典与俄罗斯的“大北方战争”爆发于1700年,初期瑞典占优势,控制了波兰大部,于是俄罗斯支持的奥古斯特二世被迫于1706年退位,使斯坦尼斯拉夫成为唯一的波兰国王。但好景不长,1709年,瑞典在波尔塔瓦战役中惨败,俄军一举扭转战争初期的颓势。斯坦尼斯拉夫被迫退位,并逃往当时与奥地利敌对的普鲁士,后又移居法国,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内斗不断大波波:波兰-立陶宛联邦简史(三)

1709年,彼得大帝指挥俄军在波尔塔瓦战役中大败瑞典军队,瑞典从此衰败,而波兰也因此换了国王

1709-1733 奥古斯特二世(第二次在位)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