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奔半百才混上公务员怎会被康熙评为“清官第一”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出任两江总督,在路上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八岁。去世时,这堂堂清朝一品大员随身的木箱里,居然只有一件官服,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噩耗传来,百姓无不痛哭流涕,捶波顿足,自发的送葬队伍多达三十万人,绵延二十里。康熙也曾为他撰写两次碑文,对其评价道“实乃今时天下第一廉吏”。

要说背景,他出生在没落的乡绅家庭里,要说机遇,正逢国家动荡,明亡清兴之时;要说才华,仅是个落榜秀才,要说时运,直到四十四岁才做了个小小县令;但回顾于成龙的传奇一生,他宦迹遍布八省,历任十四职,累官至巡抚,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官位连升十一级。他曾被举三次“卓异”,加上二十年的官场磨炼,理应是有八面玲珑,手眼通天的本领。但他确实算不上聪明,时任内阁学士锡住评道:“他为官清廉,只是轻信他人,有时会被下属欺骗”。

说起来,永宁州于氏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尤其是在景泰年间,还出了一位“大中丞”。自此于家良田广置,代有官宦,可到了于成龙出生的时候,于家已经彻底没落了。所幸母亲李氏勤俭持家,慷慨大方;父亲于时煌虽然考上了公务员,但由于战火连年所以并没有去上岗,而是行孝乡里,专攻儒学;于成龙自幼熏陶着儒家常伦,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成长。

明末时期,盗匪横行,乡里要在于家旁边修筑防御工事,有人说如果建成,会对于家不利,于成龙回道:“如堡修成,只有我一家不利,而保千家平安,值!”

二十二岁的于成龙考上了“副榜贡生”,听起来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就是落榜生中的前几名,勉强拿到一张进国子监的门票。然而在里面读了几年,直到毕业都没考中进士,只能卷铺盖走人。

他年奔半百才混上公务员 怎会被康熙评为“清官第一”

正当他在家复习准备再搏一把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爬到景山吊死在歪脖子树上了。清军入关,满人并不重视科举,直到顺治二年之前都没有科举考试。汉人想要当官的门路就窄了许多,让本就攀不上一官半职的于成龙更是没了希望。

顺治十八年,由于官源稀缺,朝廷开始向社会上征召一批有能力的官员,就这样于成龙终于借着国家政策攀上了公务员,由于不是科班出身,许多人都告诉于成龙“只不过是给国家打杂的,没有什么前途”,然而他并不在意,回道:“读书宜明行术,不徒虚声以盗名誉“。

于成龙远赴瘴疠荒蛮的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但这县城里居然仅存六户人家;他来到此处只能拿破茅草房当衙门,用土疙瘩垒成办公桌,晚上不敢睡觉,还时常挨饿;雇的两批员工有的被打死,有的被吓疯,先前的两个县令也是一死一逃。

这不由得让于成龙心里泛起了嘀咕“这是人待的地方吗?”。

他不停地给上级打报告,申请调离罗城,然而并没有受理,堂堂七品县太爷,过的却是跟乞丐一般的日子。

虽然刚来是怂了一点,但他很快就平复了心情,开始展现他强大的政治手腕:首先编制保甲,严禁刀枪;而后鼓励农耕,减免徭役。在他的治理下,罗城俨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任期结束时当地百姓十里相送,人称“于青天”。

于成龙表现出色,被上级领导两广总督金光祖举为广西省唯一“卓异”,获得了升官的机会,先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再任湖北黄州同知和知府,当时这两地都属于鸟不生蛋的偏远地区,上司的意思很明显,你这么能干,就让你再复刻一次“罗城经验”。

当时黄冈地区的黑社会十分猖獗,光天化日之下烧杀抢砸屡见不鲜。于成龙脱掉官服乔装成了“丐帮弟子”,与黑恶势力成员相交甚欢。而他的乞丐服里有个口袋,放的都是黑道人物的犯罪证据。时机成熟后回到衙门,摇身一变,化身成于大人,将一个个曾经称兄道弟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他年奔半百才混上公务员 怎会被康熙评为“清官第一”

康熙十二年,于成龙表现优秀,他被湖广巡抚张朝珍举为“卓异”,出任武昌知府,眼看仕途越来越顺,没想到这次却翻了车。

当时正逢“三藩之乱”,吴三桂大搞策反活动,鼓励人们造反。由于当时湖北地区汉人居多,涌现了一大批“反清复明”的反动分子,朝廷只好遣军镇压,为了方便行军,于成龙奉命修建浮桥渡河。

而他一个山西人又不熟水利,工程质量不过关,又正巧赶上山洪暴发,桥被冲毁,延误战机,皇帝一气之下直接将于成龙给开除了,这回真算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官是被罢了,但于成龙还有一块心病,这便是盘踞在东山的一票武装势力正在发动一起暴乱,对此只能干看着。而朝廷正与吴三桂打得不可开交,他即使官复原职,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去镇压那几万的悍匪。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让于成龙老老实实地回山西实在接受不了,没过多久便冒着生命危险,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前往东山把山寨联盟盟主刘君孚给说服了。

然而两个月后反抗势力再次发难,许多人都建议放弃黄州府,然于成龙力排众议,提出据黄州府,军民联合的战斗方针,身先士卒,主动进剿,与以何世荣为首的暴乱分子展开激烈斗争,危急关头置生死于度外,最终大获全胜。

为此,于成龙又受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康熙十七年,升任福建按察使。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底部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