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张议潮没有放弃,他刻苦学习兵法和武艺,以自己家产招募义军,收纳反抗吐蕃起义后被镇压的流亡者,蓄积力量,伺机而动。
而历史证明张议潮是正确的,他等来了属于他的机会。
在吐蕃强盛了一个多世纪后,内部的矛盾愈加的突出,不断地内耗,削弱了吐蕃的力量。而发生的天灾,则成为压死吐蕃的最后一根稻草。
会昌年间(公元841年―846年),吐蕃遭遇严重灾荒。史书记载:“人饥疫,死者相枕藉”。
而正好,吐蕃内部尚婢婢和论恐热为了争权夺利,相互厮杀,一时大乱,吐蕃势力衰落。
大中(公元847年―859年)初年,唐王朝乘机收复了陷于吐蕃的三州(原州、乐州、秦州)和七关(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和萧关)。极大地鼓舞了河西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统治的斗争。
为了缓解粮食不足,吐蕃将军论恐热率五千骑兵来到瓜州,大肆劫掠河西鄯、廓等八州,引起了河西百姓对于吐蕃人的极大愤慨。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张议潮率领义兵组成归义军驱逐吐蕃,收复了瓜州、沙州等地。
同时派遣使者高进达,进表长安,表示愿意归复,但唐王朝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
在之后数年,趁着吐蕃内乱,张议潮陆续收复了其余十二州,使得河西走廊尽归一处。
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兄张议谭携带河西复地的版图户籍入朝,唐宣宗听到这一喜讯后,竟情不自禁地欣然赞叹道:“关西出将,岂虚也哉”。遂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
由此,河西十四州在失陷近百年之后,重新回到了唐王朝的统治之下,这也成为晚唐颓废的景象下少有的一丝亮色。
时人曾这样评价张议潮:“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四方犷犴,却通好而求和;八表来宾,列阶前而拜舞。北方猃狁,款少骏之?蹄;南土蕃浑,献昆岗之白璧。”
而张议潮本人也在公元867年前往长安,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了这座承载了大唐荣耀的圣城,这年张议潮已经68岁,年近古稀,而张议潮也再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
他将河西军务交给了自己的侄子张淮深,自身不再管理。公元872年,张议潮在长安逝世,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可惜张议潮的传奇并没有改变大唐帝国正在走向毁灭深渊的事实。张议潮死后不到三年,王仙芝、黄巢掀起晚唐农民起义的大高潮,葬送了唐王朝最后一丝元气。
907年,张议潮死后35年,朱温篡唐,大唐这部肥皂剧,迎来了最终的大结局。
而河西十四州在张议潮死后的不到五十年,分崩离析,最终为党项西夏所征服。
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们对于张议潮功绩的崇敬,因为,正如流星落下之时,我们只需要注意到它在那一瞬间绽放的美,至于它的灰烬如何,完全没有必要去关注。
张议潮身处于河西孤悬苦恶之地,以一己之力,卧薪藏胆,最终带领人民回归旧国。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