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美好的未来似乎在向他招手。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为帝,大兴佛教,广建寺庙,劳民伤财。于是陈子昂慷慨上书:这个事情做得不好,太劳民伤财,不符圣贤之君之名。

并写下《偶遇书十九》,“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他犹如一个侠客,看到朝廷不利于民的政策,立马就跳出来,敢于陈述时弊。

公元693年,陈子昂官拜右拾遗,就是谏官。

右拾遗这个职位虽然是个八品小官,但离大臣、离皇帝很近,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国家大事。

政堂上所有他认为对国家、对百姓不利的政论,他都一一记下来,然后直言上奏。

每上疏言政事,词旨切直。

陈子昂想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让他对时政直陈厉害。

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他有一颗拳拳报国的心,却少了一双察言观色的眼睛,更不懂武则天的为政之道。

武则天只是喜欢陈子昂的文,只喜欢陈子昂才华横溢的样子。你说你的,我听我的,然后束之高阁。

陈子昂的每一次上奏,都被武则天diss。可以提建议,但领导不理睬,成了他工作上的常态。

这样的状态前后维持了10年。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边,言追六郡雄。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雨滴滴的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时间:2022-06-01 22:21

回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渝ICP备19013925号

Copyright(C)2017-2024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