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四段闺蜜情……
作者:水清来源:十点读书
成年人的友谊,都是删繁就简的过程。

01
张爱玲和炎樱:有一种友情,只存在于青春年少时。
少女时期,张爱玲在香港大学就读,最好的闺蜜便是炎樱了。
十几岁时候的友情,没什么应酬和利益的成分,更容易交心。
两人同进同出,亲密无间地看电影、逛街、买零食,谈学业、聊服装,互相交换少女心事。
之后几年,张爱玲写书,炎樱帮她画插画、拍摄照片。张爱玲不善言辞,每逢公众场合,她总要拉上炎樱。
1944年8月,张爱玲与胡兰成凭借一张婚纸,结了婚。
证婚人便是炎樱,她见证了这位旷世才女恋爱与结婚的全过程。
在此期间,两人依旧很铁,铁到胡兰成跟她们相处时,会觉得自己笨拙多余。
时光轮转,在美国的时候,为人活泛的炎樱越过越滋润,也是凭借着她的人际关系,张爱玲才得以进入救世军办的贫民救济所。
人生境遇发生了颠复性的高低轮转,凭谁也无法保持平常心了。
此时,两人的距离已悄无声息地拉开,为以后的所有埋下了隐患。
1956年,张爱玲与赖雅结婚,离开了炎樱居住的纽约。其后,炎樱曾经给张爱玲写过好几封信,张都未回复。
炎樱总是在信里夸耀她挣了多少钱,夸耀自己多么美丽多么受男士欢迎。
她全然不顾好友此时落魄灰暗的心情,这种得意洋洋的炫耀,任凭是谁,都无法忍受,恨不得立马绝交吧?
炎樱到老,也还是个直肠子的人,也完全没有张爱玲那般的细腻敏感与体贴,她自说自话,还对好友对她的不理睬而感到委屈莫名。
之后,两人渐渐疏离,及至断交。
有研究显示:友谊也存在七年之痒。每隔七年,我们一半以上的同性亲密友谊会消失。
其实,只要是感情,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时间久了,彼此经历不同的人生,有着不一致的成长速度,从而导致观念渐渐不同,进而产生情感上的疏离,及至分道扬镳,是再自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位作家曾对儿子说: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每个人在青春年少时,大概都有过一个炎樱。她带给我们无忧无虑的快乐和青春浪漫的恣肆。
然而这种友情,只存在于青春年少时。
青春的花朵极速凋谢之后,湍急的人生河流中,所见的,都是些有去无回的人。
中年之后,一颗心已千疮百孔,回首当年的简单明朗,再看现在的莫名疏远和冷漠,无端生出无限感慨。
原创文章,作者:红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378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