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砖雕艺术的创新,刘梦溪的做法很特别。
「砖雕需要与环境、人文相吻合,很多人喜欢,却不一定有条件把砖雕放到家里,这些年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例如将砖雕艺术融入小型工艺品,让砖雕艺术走进家家户户」
推开苏派刘家砖雕艺术研究所那扇厚重的大门,就似来到了砖雕艺术最盛行的年代。
「砖雕就是越陈越有味道,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才更具欣赏价值」见我盯着院子里的这幅作品,刘梦溪笑着介绍「不少慕名来觅苏派砖雕的人都一眼相中这幅《三顾茅庐》」
依着我对砖雕艺术家的想象,总觉得刘梦溪应该要古道热肠地跟我们讲述她因从小耳濡目染,对砖雕极度热爱的故事,但当谈起这个话题,我不禁一下子觉得她离我们很近。
「其实一开始不是很想做砖雕,刚毕业那会儿,感觉大家都有光鲜亮丽的工作,只有我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画图纸、磨砖粉,弄了一身灰。到后来慢慢有自己的作品出来了,就觉得还是想坚持下去,不能让这份手艺失传」
从事砖雕艺术工作十多年来,让刘梦溪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10年初入行时与父亲一起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做的砖雕贵宾厅。
当时他们发现,用传统的拼接工艺是没有办法做出一幅完美的唐牡丹背景墙的。当整个团队陷入困境,刘梦溪结合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出改用镶嵌手法,将唐牡丹的花瓣、树叶单独做成后再镶嵌进去,顺利弥补了传统拼接工艺的弊端。
不同于曾经的年少轻狂,如今的刘梦溪也默默肩负起了将砖雕技艺传承下去的责任,她也会在生活中适时地给予孩子一些引导。
看到这满墙的荣誉证书,就不得不说一说刘梦溪的父亲刘一鸣大师了。作为“雕刻世家”的传承人,刘一鸣自十三岁起就开始跟随爷爷父亲学习雕刻,而刘梦溪则是用“执念”二字来形容父亲对砖雕艺术的热忱。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也有幸见到了这位老艺术家,有点严肃,却也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不食人间烟火”。
刘梦溪说,父亲一直以来对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坚持阅读,老匠人除了对手艺执着,更是力求将砖雕的每一个环节做精、做细,只有不断地学习钻研,才能做出更好的艺术品。
相比起刘一鸣大师那个年代,如今砖雕已经被更多人熟知,这也离不开政府多年来对非遗7439的宣传和保护。
我们临走之前,刘梦溪还表示,苏派刘家砖雕艺术研究所除节假日外都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非常欢迎各界人士莅临参观,一起来深入了解砖雕艺术。
无论是手工艺的坚守或是呈现方式的创新,手艺人们共同的追求,便是把传统非遗艺术传承下去。她们的坚守,让这座城市有了温度。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