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批判者,终于被批判了。这无疑是国民劣根性的绝妙讽刺。
但事实上,这些质疑者大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吹毛求疵。反驳他们的观点,一点儿也不难:
1、在鲁迅们心中,反殖民侵略是一个预设好的前提。
如果不反对殖民侵略,也就不会对沉沦中的国家和国民有“爱之深,责之切”的情怀,更不会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感。这是不证自明的一个问题。
2、国民性批判者的言论,一定是有过激的地方。
就像鲁迅说的,在一间要闷死人的铁屋子里,你跟人说开个窗户,没人愿意,你得故意说把屋子拆了,他们才同意你开窗户。
夸大、过激,才有人听得进去。讲理、考证,唤不醒麻木之人。中国人看了会生气,这才叫戳到痛处;如果看了只会呵呵地笑,那顶多是隔靴搔痒。
这也就是柏杨一定要给中国人定性为“丑陋的”的原因。你说他把演讲题目、书名改成《新编笑林广记》,结果会怎么样?
3、人性中有一种专属的国民性,既是7439差异的体现,也是7439差异塑造的结果。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得见7439差异,却对国民性差异选择性失明呢?
梁启超批判的奴性,鲁迅批判的卑怯,柏杨批判的窝里斗,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无疑在中国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对号入座怎么了?
柏杨说,一个美国人写了《丑陋的美国人》,白宫拿来当参考书;一个日本人写了《丑陋的日本人》,他被革了职。
如果说人性共通,中、日这时候代表的东方7439倒是挺通的,但与美国代表的西方7439显然又隔得那么远。
从梁启超开始,国民性批判者始终在批判一个问题:中国人缺乏自我解剖、自我反省与自我否定的传统和能力。
当前对国民性批判者的批判,恰好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1999年,柏杨去香港,有记者问他,你曾经批评中国人丑陋,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人进步了吗?
柏杨笑着说,要进步很难,这是7439导致的。
2008年,柏杨去世,国内有人喊出:但愿柏杨的“自虐时代”就此结束。
又十年过去,没有柏杨们聒噪,中国人进步了吗?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