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贾平凹的《愿人生从容》
儒家孔子有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得了道,晚上就应该死了,想明白,人生就够了。
道教来说死是乘云驾鹤去做仙了;
佛教来说灵魂不生不死不来不往,死的只是躯体;
唯物论讲师来说人来自泥土,最后又归于泥土。
芸芸众生还是想不通,诅咒死而歌颂生,并且把孕育生命生子的地方叫做“子宫”,好像他来人世之前是享受到皇帝的待遇的。
这也预示着,我们都有一个皇帝命,本来可以享受生活,掌控生活,最后多数人却无法摆脱被生活奴役的命运。
只有真正少数人能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最后自我实现,获取活着的自由自在和存在的终极意义。
不管怎样地美好来到人世的情景,又怎样的不愿去死,最后人都是一个结局,都得死。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活着就好好活着,没有必要惦记着会死,
这人生的一趟旅游是旅游好了还是旅游不好,自己还是可以掌握心境的旅程的。
既然死是人的最后归宿,对于死应该坦然。
恐惧的人,不能正确地面对死去,也绝不会正确地面对活着。
至于信息时代或者互联网时代,觉得自己啥都不会,无知地一塌糊涂也是一种病,这种病是对自己认识不清晰。
他的问题是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坚定目标,好读书,读好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
所以,人,关键还在于自己。应该锁定自己的目标,学习该学习的,掌握该掌握的,而不是面面俱到,啥都想要。
有所为有所不为,牛逼的人都是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
在这孤独的世间,你我都是生命的的朝圣者,也是生命的跋涉者,在我们追寻人生的真意的路上,难免失望和迷茫。
我们要记住,作为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尽心尽力,需要的就是一种成就感,但各有各的烦恼。人生就是享受这种欢乐与烦恼的。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从容不是随波逐流,不要过早地顺从强悍的命运,唯有默守初心,才能做成真的自己。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淡定从容地过这一生。
原创文章,作者:书评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397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