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双》为什么翻译为projectGutenberg?

发布:2018-10-11 16:12 · 文化

电影《无双》为什么翻译为 project Gutenberg?

发哥最新的电影《无双》力压开心麻花出品的《李茶的姑妈》,成为了刚刚过去的国庆档的票房冠军。

周润发和郭富城两位香港影坛的常青树,宝刀未老,演技在线,给我们献上了一部关于“制作假钞”的警匪电影。精美的画面、脑洞大开的设定,让观众直呼很爽。

影片的核心是“钞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钞票,是所有人每天奋斗的目标之一。很多人可能都想过,要是自己有一台印钞机就好了,这样就不用苦逼地上班工作了,没钱了就自己印点钱花。无奈各国政府的钞票防伪技术越来越先进,“自己印钞票”这种无聊的“梦想”也只能成为笑谈。

电影《无双》为什么翻译为 project Gutenberg?

但《无双》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无比的假钞制作过程:做电板、配油墨、制水印…发哥家族三代制假钞,他们的假美金足矣乱真,根本看不出纰漏,深受买家喜爱,被称为“超级美金”。

电影片名“无双”很文艺,如果起名叫《假钞》,估计过不了审。“无双”这个名字其实上表达了这种“超级美金”虽然是制假,但已经达到了真钞的效果,他们的每一张钞票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语言老师的我,发现一个问题。

电影《无双》被翻译成了:project Gutenberg,如果按照正常思路去理解“无双”,应该被翻译为:incomparable、unparalleled、peerless、matchless。

电影《无双》为什么翻译为 project Gutenberg?

我想弄明白片方的意图,便查询了一下 Gutenberg 的含义,果然,这个名字还是很有深意的。下面我就把我的研究过程分享给大家:

Gutenberg 是一个人,翻译成中文是“古腾堡”。一般叫“某某堡”都是德国人,这位叫古腾堡德国人非常厉害,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进程。

电影《无双》为什么翻译为 project Gutenberg?

古腾堡

我们都知道北宋时期(11世纪)毕N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但这项技术其实在中国古代不堪大用。因为中国汉字成千上万,造活字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巨大,所以整个宋代还是以雕版印刷为主。

但有史料显示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经由俄国传入了欧洲,400多年后(1450),毕N这项技术在古腾堡手里发扬光大了。

因为欧洲的拉丁文基本上24个字母就够用了,所以古腾堡只需要制作24个金属活字,然后就可以排列出无穷无尽的书籍内容了。可以说,活字印刷术碰到了西方的字母,其威力瞬间爆发。

古腾堡正是凭借这一技术,成为“欧洲活字印刷之父”,第一次实现了大批量印刷《圣经》,史称《古腾堡圣经》,彻底结束了手抄本的时代。由于连锁效应,古腾堡的发明直接导致了信息传播介质的革命,进而引发了欧洲的启蒙运动。

电影《无双》为什么翻译为 project Gutenberg?

1454年版的《古腾堡圣经》

古腾堡活字印刷术发明400年后,差不多1839年,西方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将这种西式的印刷传入中国,最终取代了雕版印刷术。

其实这种诡异的传播路径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足球是中国人发明的吧(那时候叫“蹴鞠”),后来传到欧洲、美洲,老外玩得炉火纯青后,再传到中国。

跑远了,回到电影《无双》。

英文片名 Project Gutenberg中的 Gutenberg(古腾堡)是印刷的先驱,暗合本片印假钞的剧情。其实在现代美国英语中,Gutenberg 已经变成跟“打印、复印”有关的概念了,请看:

电影《无双》为什么翻译为 project Gutenberg?

《美国俚语词典》解释 Gutenberg指“一个喜欢把电子版的内容打印出来看的人”。例句也很好玩:

(2)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