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堂“剧集网课”,会有一部值得“入学”
Netflix推出的《白手起家》和前面介绍到的《英式足球》一样,也是截取了一段不是为所有人熟知的“隐藏历史”。用尽可能纪实的态度,让观众尤其是欧美观众,能够在这样的特殊时机得以补足没有被充分介绍过的历史故事,或许也能为之后朋友见面多一份“谈资”,以表明自己足不出户,依然保持了汲取新鲜讯息的积极与好奇。
故事启发于以生产美发产品,获得过《吉尼斯世界纪录》“第一位白手起家的女百万富翁”认证的C.J.Walker夫人。出生于1867年的她,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成为了女佣;此后辗转各地和移居,以及所遭遇的家庭暴力,让其遭遇了诸多磨难。受益于三名兄弟都是理发师的经历,她开始摸索着自己的配方,在当时洗护市场仅有针对白人的产品下,开始逐渐开发专门针对黑人发质使用的美发产品。尤其是自己的第三任丈夫,也就是她冠以“Walker”姓,Blair Underwood饰演的Charles,作为供职于报纸的广告人为她的事业提供了很多帮助,启发她宣传自己的产品,并创立了“沃克体系”的上门推销制度。最终,曾经散装售卖的美发膏成为了具有专业生产线的美国品牌。她也利用自己的一生,投身于民权运动、教育等多项社会事业。

现在来回看CJ夫人的故事会觉得完全不可思议。因为她在那个年代不可思议背负着所有成功人士似乎都不会有的身份:黑人,女性,单身,却利用生活智慧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而女儿特立独行的婚姻观和有所争议的同志身份,同样彰显了原型故事和人物在时代上的超前性。
尽管在剧集开播后,不少媒体都指责本剧为了戏剧性刻意突出和虚构了很多矛盾(比如由《真探》第三季演员Carmen Ejogo饰演的死对头Addie,其实不仅没有那么卑鄙,也被人认为是第一名非裔美国女富商;还有剧中展现的性别歧视者Booker T先生最初忽略CJ夫人的原因不是因为她是女性,而是认为其推广的产品是在让黑人变得更像白人女性,两人日后也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所以在开播前,故事的副标题很巧妙的改造为“Inspired by”,回避了有可能像《宿敌》第一季后被Olivia de Havilland老奶 “手撕”造成的潜在法务风险;也表明,剧集比起还原,更像是一次致敬和回望。即使是考虑到这些偏差,剧集仍然有不少意义,因为它利用着自己的优势,去让更多观众得以了解到这位人物的贡献与努力。
另外一个比较显而易见的缺点是本剧在置装布景上的错漏,可能是棚拍的效果太过明显,又或者是剧集没能代入更多历史上非裔美国人遭遇的大背景。很多时候成片的质感有些失真,脱离了一定的历史感。对于这样的剧集,算是不能忽视的硬伤。

我在《利器》时说过,《佛西与沃登》 嗦过,也曾在《直言真相》唠叨过。但是仍然要赘述电视和这些“配角性女演员”之间的关系,她们或许在电影里找不到最为合适的角色及发挥(也会有商人说,她们真的“单扛”不了票房),但篇幅更长的电视剧却提供了这种可能性。Amy Adams和Michelle Williams都从各自的作品里获得了很充足的肯定―无论是奖项还是收视反馈上,Octavia Spencer在最近两部剧集的表现似乎也可以加入她们。
从《帮助》开始的三次奥斯卡配角提名,她全部是招牌的“毒舌犀利老辣女闺蜜+人生导师”类型的角色,这种惊人的重复和停不下来的肯定聚焦了不少挑剔的记者的炮火。但是在《直言真相》系列里,她是一名负责查案的播客记者,新闻准则与案件追踪,给予了角色十分好的矛盾背景与特质;而《白手起家》里,所诠释的又是一位如此值得尊敬和回望的历史人物。不免让人想象,如果是请到强势班底加持,做成一部传记电影(其实四集精简一点也真的就是电影长度了)。完全可以想象到这位女演员靠着超强人缘、奖运和诸多人背书,杀入颁奖季,终结老是提女配的情况(起码也是和《隐藏人物》、《哈丽特》一战的水平)。当然这有些扯远了,它最重要的还是观众能抽空利用自己的休闲时光,得以补足一个值得知晓的历史故事(当然得注意那些戏剧性改编和史实之间的关系,这也让衍生阅读和资料检索成为了必要,但这不是追剧的乐趣吗?)。刚好Apple TV+在同一天开播的原创电影《银行家》也是这样的效果和设计,它们都出色的完成了这样的任务。“看剧-找资料读-写笔记”,可能也是某些时候不想读书以求“心安”的另类方式吧。
04
一堂戏剧课
贝尔戈维亚 Belgravia

“熟悉的元素和公式使用会轻易打动《唐顿庄园》的剧迷”

检阅集数:第一季第1-2集
上周开始在ITV放送,目前已经播出两集的《贝尔戈维亚》似乎可以串起Julian Fellowes的创作轨迹。这个故事的起点是Richmond公爵夫人在1815年举行的舞会。作为英法战役的关键转折点,以及最终让拿破仑陷入滑铁卢之战的前兆,它一直是许多文学创作中津津乐道的灵感事件,也为其赋予了悲壮、讽刺或是歌颂等种种色彩,William Thackeray的《名利场》便是其中一部。巧合的是,2004年,Julian与Mira Nair以及Reese Witherspoon合作,带来了一版不算太成功的电影改编。
如今再次回到这个故事,当年的舞会只是背景,《贝尔戈维亚》的视角前进到了25年后,舞会上的邂逅、秘密和约定正在随着时间尘封,却因为当年的主人公在贝尔戈维亚重逢,打搅了趋于平静的生活。之后就是你能够轻易想到的:比如阶层而起,无论任何年代都存在的“楼上/楼下”,苦命鸳鸯痴男怨女们的追求与牺牲,还有围绕着餐桌礼仪振振有词的辩论…这听起来像不像《唐顿庄园》的剧情?是的,它几乎是另一部承袭着这种“古装豪门剧”精神发展的故事。

从已经开播的前两集来看,《贝尔戈维亚》的成功之处在于以真实事件为启发,所埋下的戏剧矛盾和一众角色的精准刻画和铺陈。曾经在《戏里戏外》贡献了出色表演的Tasmin Greig此次身着古装,饰演了Trenchard一家的夫人,他们所代表的,是在战争之后,财富获得迅速累积的商人新贵们;而他们的女儿所爱上的Bellasis家的公子,则是典型的世袭贵族。贝尔戈维亚作为融合了这些财富的新兴地区,让两家之间,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渐渐展开。
当然,在开播后,许多英国媒体的剧评人给予了Julian最严厉的批评,尤其是集中于其在《唐顿庄园》后,在戏剧发展上毫无新意的拓展。但让我决定给予中等偏上的好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熟稔使用其已经被观众认同的元素,从容不迫地代入另一个故事,有的时候“稳定”比“突破”显得更加可贵;而一众主演的表演也很好让这个故事进入。而且让人“欣慰”的是,它就只有6集,并且在短期内没有制作更多的打算。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4324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