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豆瓣3.2都没法概括对它的失望

其实在江南的原著中,关于感情的描写占比比电影大得多。导演对感情戏是做了大删减的,滕华涛对科幻片中爱情元素的看法和诺兰差别不大,他自己也认为:“都要末日了,外星人不断地打,中间打了四场仗,哪还有工夫再去谈这种恋爱。”

道理大家都懂,但最终还是没有把控好。

上海堡垒,豆瓣3.2都没法概括对它的失望

嘴上说着拍“科幻战争片”,但每每当人要看出点宏大叙事的时候,导演就把人拽回地表。

不说科幻片,现在这年头连超英片交代大背景都知道用一首歌的时间拍些具体画面。但《上海堡垒》开场介绍世界架构的时候用的是旁白生念,什么外星能源“仙藤”啊、母舰啊、全球遇袭啊……这些本来很宏大的科幻设定全靠鹿晗用台词念,仅稍稍配了点世界地图。

上海堡垒,豆瓣3.2都没法概括对它的失望

《正义联盟》开篇

那感觉,就像听评书版的《火影忍者》一样,命运和反抗以一种非常喜感的方式出现,分不清它的基调是悲凉还是嘲讽。

上海堡垒,豆瓣3.2都没法概括对它的失望

也可以是评戏版的《哈利波特》

最后一战里,上海大炮无法瞄准母舰的最佳攻击位置,鹿晗只好驾驶着战斗机告诉大炮开启红外装置锁定自己的战机,他给地球最后一个指令是――“向我开炮!”这种不顾一切为星球争取最后一点希望的行为本来是很动人的,我的脑海里已经开始浮现章北海的“自然选择号,前进四”了,鹿晗饰演的男主也的确淹没在上海大炮的光芒中……

但画面一转, Bazinga !男主经历了大炮的冲击不仅没有死还升官了!仕途通达!

上海堡垒,豆瓣3.2都没法概括对它的失望

刘培强:???

再比如最后发射上海大炮时仙藤的能量已经不足,强行抽取会导致整个上海陆沉,但上海还是决定用整个城市的陷落换人类的一次反击。伴随着大炮集火,上海地裂,黄浦江倒淹……这个场景其实挺悲壮的,它代表着人类破釜沉舟。

上海堡垒,豆瓣3.2都没法概括对它的失望

但画面一转, Bazinga !上海用了5年就完成重建了!还是赛博朋克风哦!人类在宇宙科技碾压面前的那种渺小感瞬间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劳动人民爱拼就会赢”!战争的节奏掌握不好,打观众脸的节奏倒是掌握得挺精准……

上海堡垒,豆瓣3.2都没法概括对它的失望

就是低配版《攻壳机动队》

请自行想象一下

看完电影,我不想用“《上海堡垒》关上了华语科幻的大门”去叫衰华语科幻。13年到17年间,在修改剧本构建概念的同时导演拜访了《明日边缘》《幕后玩家》的制片人,找了很多国外成熟的特效团队。17年9月电影开拍,同年12月杀青,后期用了一年半……整个电影从立项到上线,用了6年。

上海堡垒,豆瓣3.2都没法概括对它的失望

就这样一部耗时6年的电影,成片节奏如同回合制游戏, BGM 随机播放,前一小时的配音竟然连嘴都对不上……与类型无关,《上海堡垒》在“电影”层面上就止步在及格线之前了。一部还扶着“电影”门框颤颤巍巍的作品,根本谈不上关闭任何类型的门。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4399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