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爷爷》:疲惫的都市里,谁没做过归隐山林的梦?

《海蒂和爷爷》:疲惫的都市里,谁没做过归隐山林的梦?

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一情节有些假,但其实电影是想通过这一超常的情节,说明大自然的治愈功能。它不仅能抚慰人的心灵,让人回归本真,更能激发生命的活力,释放人类自由的天性。这么一来,克拉拉突然能够站立行走,也就解释得通了。

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克拉拉最终获得了重生。

《海蒂和爷爷》:疲惫的都市里,谁没做过归隐山林的梦?

历尽千帆再归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林生活固然美好,但同时也局限了人们的视野。

影片中,老师问同学们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本就是帮人放羊的皮特说自己想当牧羊人,一个男同学说想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个铁匠,还有人想当农民。

《海蒂和爷爷》:疲惫的都市里,谁没做过归隐山林的梦?

在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里,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井口上方的一块蓝天。祖父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将会原封不动地传给下一代,让人看不到进步的希望和上升的空间。

在孩子们回答之前,老师已经将“铁匠”“农民”这些词汇写到了黑板上,连老师都认为,子承父业,世世代代在山村里愚昧无知地生活下去,是班里每个孩子的宿命。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答案不统一的就成了另类。当海蒂说想写故事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认为她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海蒂和爷爷》:疲惫的都市里,谁没做过归隐山林的梦?

但克拉拉的奶奶却仍然鼓励她坚持自己的梦想,把想写的故事写下来。她对海蒂说:同学们之所以会嘲笑她,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可海蒂已经见识过了,所以更应该勇敢坚持梦想。

《海蒂和爷爷》:疲惫的都市里,谁没做过归隐山林的梦?

岁月静好、与世无争的山林生活自然很让人向往,但也应该看到这种生活保守闭塞的一面。如果未曾接触过大千世界的繁华,很容易就被限制了视野、思维和想象力。

归隐山林不是不可以,但一定得是见识过完整的世界之后,遵从内心做出的选择,而不是狭隘地将其当作人生中唯一的一种活法。

《海蒂和爷爷》:疲惫的都市里,谁没做过归隐山林的梦?

归隐山林应该是“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的结果,而不是知难而退、无奈妥协的产物。

只有真正在都市辛苦打拼之后,才懂得山林生活的美好;只有获得了俗世意义的成功,才能拥有归隐山林的权利和自由。

《海蒂和爷爷》:疲惫的都市里,谁没做过归隐山林的梦?

陶渊明就是因为在宦海浮沉半生,实在身心俱疲,才索性回到家乡享受桑梓之乐。他之所以不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田劳作视为艰辛,是因为他本就有一定的家底,不用真的通过种庄稼来糊口。干干农活儿,在大诗人这里,不过是一种7411消遣罢了。真正的归隐山林,一定要有经济基础做支撑。

身处红尘,当然可以拥有绿水青山的梦,但梦想的实现总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生活面前攒下资本,才有底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归隐”。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4630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