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心:华语乐坛,欠你一个“王菲”
于是作为一张代表大多数女性生活和心理形态的“概念唱片”,她似乎表现出一种「大女子主义」的态度,关注现代女性在感情上的独立与坚强,提倡每天关爱自己,尊重自我感受,作为金海心流行与个性结合的最高作,也宣告了她在音乐态度上和生活态度上的成熟转变。
看到这儿也能发现金海心为什么在《独立日》之后鲜有作品发表,但因为自己的倔脾气几次惹恼高层只是导火索,最主要的是缺少一个固定的团队。
现在的华语乐坛基本靠港台歌手撑起半边天,就算是在那个华语歌坛女声的黄金年代,港台歌坛新人也在内地市场长驱直入,整个大陆乐坛除了以刘欢为例的老一辈歌手之外几乎全面被港台碾压。
同理,音乐制作人们也更倾向于同港台歌手合作,所以金海心一直以来都没能碰上一个常驻她专辑里的制作人。
台湾著名女词人厉曼婷虽然为她那“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嗓音而感动特意来内地为她监制了第一张专辑,但这之后也少有合作。
刚出道的时候虽然幸运地从不少音乐人手中拿到了好作品,每张专辑里几乎都能看见几个金牌制作人的名字,随着这些制作人渐渐淡出视线,她又更注重专辑的概念传达而非传唱度,这边还缺乏着公司的宣传资源,传唱度上不去,渐渐flop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虽然从硬件上有红的本事,奈何也差点运气,没能碰见一个像张亚东之于王菲的神仙队友,又碰巧赶上了偶像歌手的年代,敌不过后辈的青春活力,抢不过同辈的音乐资源,到头来也成了昙花一现。
好在她本人比较无欲无求,属于低调到不能再低调的的一类,少有那种底层向上爬的进取心,比如参加访谈节目《今夜有戏》,明明兼具着宣传新专辑的重任,却只是一笔带过,更多的还是在和郭德纲在那儿侃段子。
北京大妞的爽朗和痛快在和郭德纲的交流中表现的很彻底,两人更像是即兴来了一段相声,一直以为大概只有同行的喜剧表演者们才能接住郭德纲的话,在金海心这儿成了个伪命题。
虽然《独立日》之后她似乎有点不务正业,当主持人当评委,做着这些她认为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生活似乎也不再仅仅只有音乐。
可她也早在《独立日》里就告诉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不被他人管束,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她玩儿得开心就好,你说是吧。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4703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