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在遣词造句上缺乏必要的自制力,不像菲茨杰拉德那般惜字如金也不如海明威那样直白,对自己的文字过分依恋,第一本书《天使望故乡》出版前 Maxwell 就已经让他砍掉了将近9万字。
在工作过程中,Maxwell 也不断地拷问着自己,自己对作家这些文字所做的修改和意见,究竟是让作品变成更伟大的作品,还仅仅只是让它变得与众不同(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态)而已?
但事实证明,Maxwell 是对的。
也正正是 Maxwell 这超比寻常的编辑才能,让后来成名的托马斯越来越介意媒体中流传的“《天使望故乡》和《时间与漂流》的成功大部分要归功于 Maxwell”,争吵也越来越多。
但 Maxwell 让人敬佩的一点是,他不仅仅有着卓越的眼光和编辑才能,更是一个非常体贴和礼貌的绅士,但凡和他合作的作家,他都处之与诚,即使是在菲茨杰拉德凄凉的后期生涯,Maxwell 也一直保持着这个落魄作家的支持和帮助,托马斯在临死前也终于看清这一点了。
也正因为 Maxwell Perkins 卓越的编辑能力,“作家编辑“这个名词才真真正正成为业界的一个称号。
卡波特
如果说小说《冷血》完整地拼凑出坊间传说的“冷血杀手” Perry Smith可恨又可怜的一生,那电影《卡波特》则是规整画下了几乎与Perry Smith平行的Capote的复杂内心。
电影每一个元素都充满着戏剧性的诱惑,让人忍不住想要多看一眼、多听一些,电影之外的那些令人着迷的细节,让电影带来的震撼感不断地加倍发酵。
More tears are shed over answered prayers
than unanswered ones.
无论是那一本开创了纪录犯罪小说体裁先河、1965年出版的《冷血》,还是小说里面的主角、灭门惨案凶手Perry Smith,又或者是当年藉此回归大众焦点的小说作者Truman Capote本人,甚至是在电影中扮演Capote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每一个或真或假的角色,带给我们都是旷日持久的回响。
Truman Capote当时亟需一部作品来继续Breakfast at Tiffany's的辉煌,因为他深知无论是读者还是观众,7411性记忆都极其短暂,一但沉寂,他所钟爱的那些关注、掌声和威望都将离他远去。
而他在这桩震惊全国的残暴凶案中嗅出了自己未来的希望。为了顺利完成小说的撰写,他甚至出钱聘请律师帮助Perry上诉以争取足够长的时间来积攒足够的资料完成小说。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个看似冷血的凶手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产生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同理心,甚至在Perry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同样在一个破碎的家庭长大、孤立感始终在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Capote很容易就成为另外一个Perry Smith。
这种强烈的想要融入群体的欲望,很容易就和脆弱的自尊心产生消极的化学反应,于Perry是一瞬间的杀虐冲动,于Capote则是不择手段完成新作品以获得名利。
为了尽快让事件有个终结以便出版小说,后期Capote基本断绝了和Perry的联系,同时也中止了聘请律师的费用,最终Perry被如期处决,而《冷血》也将Capote推到名利的最顶端。
Perry和Capote走向了绝望的两个极端,同样有着强烈融入社会欲望的Perry和Capote最后殊途同归,Perry在生命盛极之时嘎然而止,而Capote收获了名与利,精神却备受折磨十几年。
书店(THE BOOKSHOP)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 (C) 2017 - 2025 圆叶文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