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春节档最可笑的大片
于是多年后再度相遇时,两人斩断旧情动手开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又藕断丝连欲拒还迎,谁也不舍得对谁痛下杀手,玩起了“来呀来呀来杀我呀”的恶心戏码。
小倩的姐姐镜妖在被迫吃了一吨狗粮之后,怒而决定替妹妹手刃大猪蹄子。
但由于镜妖在演员表上位列5番开外,被天然剥夺获胜权利,强行安排下线。
然而此时电影只演了30分钟,为了拖足时长,只好安排新的强力BOSS登场(是的就是蒲松龄本龄)。
于是一对两世怨侣大战BOSS,最终却不幸落败,凄美地殉情而去。
△台词都是这种不好好说人话的风格,你们感受一下。
这个电影真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骗人的是狗。
所以你看明白了吗?与其说这是《神探蒲松龄》,其实明明就是《倩女幽魂》,从瓶到酒,都是旧的。
而“蒲松龄捉妖记”的故事根本不重要,似乎就是为了占个“合家欢”的标签,才特意补充进来,否则大过年的让大家看情侣殉情,好像怪不吉利的。
所以从电影的呈现上来看,直观感受就是:
一边是《捉妖记》,一边是《倩女幽魂》,两个故事各讲各的,彼此割裂得仿佛一对正在闹离婚分居的夫妻。
上一秒蒲松龄还带着小捕快和一堆奇形怪状的小妖怪,嘻嘻哈哈地追跑打闹;下一秒燕赤霞和聂小倩就突然开始用超~慢~的语速,说着莫名其妙的话互相撩骚,BGM也冷不丁从印度逗比曲风变得苦情凄惨。
100分钟看下来,观众简直要精神分裂。
故事割裂还不是这部电影的唯一罪过。
空姐看完电影之后就想问问导演:如果真的就想拍《倩女幽魂》,你干嘛不直接就起名叫《新倩女幽魂》或是《倩女幽魂之捉妖记》呢?
非要起个《神探蒲松龄》,让空姐在进电影院之前还怀揣着一丝“难道可以看到古风奇幻推理”的好奇。
结果这个故事竟然跟“探案”没什么关系。
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显然不客观,因为虽然没有“探”,但至少还有“案”,姑且算有半毛钱关系吧。
所谓的“蒲松龄探案”,其实就是蒲松龄听说城里发生灵异事件,然后提起笔来直奔案发现场去捉妖。
看吧,就跟你说是《倩女幽魂》混搭《捉妖记》,而且还是男版《捉妖记》。
蒲松龄的棺材板是真的快压不住了。
说到蒲松龄,空姐一直以为他应该是长这样的――
△教科书上就是这么画的,一个清朝人的标准长相。
可是大哥你这个蒲松龄怎么不按书本里画的长呢?
△你的辫子头呢?你是穿越过去的吗?
较真而论,比起造型,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人物设定。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蒲松龄是一个穷酸落魄的私塾先生,一生主要致力于考科举,然而没有考运,穷其一生考场不得意。
也不知道是什么启发了导演,让这样一个文化人出外勤,不仅降妖除魔,而且还要“探案”。
也罢,既然美国总统林肯都能驱魔,蒲松龄捉妖又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4899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