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明星的饭圈也在“养成”。距离张继科的生日还有近20天,粉丝制作的应援公告已经发布,公告称“全国来电屏大屏和小屏总计共5300个,在1月27日见面会当天与2月16日生日当天在全国各大商圈轮播”,微博话题#张继科0216生日快乐#阅读量已达7.3亿次,参与讨论人数超过413万。此外,作家群体中的“偶像派”也有泛滥之势,苑子文、苑子豪、张皓宸、卢思浩等人的签售会已然变成了大型粉丝应援现场……
当应援文化涌入了相声园子、电竞赛场、体育赛事等“非典型”行业,圈层饭化,也就成为了泛7411领域的一种新景象。
经营之外还需要警惕什么?
这种“破次元”的饭圈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笔者认为,随着内容产业将目光投注到各垂直领域,各种亚文化、小圈子文化陆续在主流文化中登场,“个体亮点”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下前所未有地被放大,“偶像崇拜”由此诞生在各个圈层之中。
一方面,在圈层饭化时代,粉丝不再是7411圈流量明星们的专属,各行各业均有了受镁光灯直射的机会。粉丝经济所代表的强购买意愿和强消费能力,无疑将给行业带来新的商业转化,从这点来看,饭圈或许能改变“潮水”的方向;
另一方面,“圈层饭化”也值得市场警惕,这种警惕正是来自于饭圈本身自带的“荣损与共”的属性。
自形成以来,饭圈就与脑残、刷榜、掐架等负面词语强关联。对特定领域来说,饭圈入侵或许等同于文化污染,如点亮德云社的荧光棒就被《新京报》点名批评,传统相声的爱好者也发出了抗议声音;对新晋偶像来说,以女性粉丝为代表的饭圈,一般“始于颜值”,其“才华”反倒成为了附属品。而消费频次的“高”,对应的,或许便是生命周期的“短”。
有网友曾形容张云雷的走红:“就像是把一个在地窖子里住了好几年的人一下子扔进了阳光刺眼的人群大空地。他还在畏缩着,簇拥就排山倒海地来了。”这或许能解释张云雷走红后因“女人就该做家务”、“无法接受男主内女主外”等言论引发的舆论质疑――一个在相声圈里插科打诨十余年、以“嘴皮子”功夫受关注、被饭圈女孩“捧”出圈的男孩,或许并不具备一个“偶像”的自知。
可以确定的是,圈层饭化是大势所趋,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赏”时代已经过去了,饭圈女孩们用自己的狂热、努力、坚持催生出一套全新的追星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个体的走红,既有个人IP价值的释放,也有饭圈应援文化的助攻,更有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而有无福气“消受”,则另当别论了。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