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复仇电影」简考
荒郊野外,一个寡妇提着一颗人头。
人头坠手,吊着的麻绳在手心勒出一排汗。阳光又充足,太亮,只得停步,缓解眼前一阵阵的黑。
寡妇叫玛琳娜,人头是她的债主,抢了她十头牛羊七只鸡,夜里还侵犯她的身体。便趁其高潮翻身“上马”,操起砍刀,向身下劈斩。鲜血迸溅。
??《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00:24:28,玛琳娜砍下施暴者的头(暴力不可取,切勿效仿)
电影叫《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产自印尼。
这般砍头如杀瓜的情节,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皆是遭到侵犯而展开的复仇。剩下的,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干涸土地上,寡妇拎着人头四处晃悠。
现实中,暴力复仇绝不是男女博弈的筹码,更不能作为宣扬平权的手段。但在艺术创作中却可以制造残酷对比,借此呼吁平等,以振聋发聩。
三千年前,亚述帝国有一位统帅,名叫霍洛芬斯(Holofernes)。他率军向耶路撒冷开进,攻陷了无数城池,可到犹太境内,却遭到城民的顽强抵抗。
便下令将城围住,截断水源,以此逼迫城民投降。
谁知此时,城中冒出一美丽寡妇,名叫朱迪斯(Judith),已趁乱乔装逃出城外。
她找到霍洛芬斯,告知他此番必胜。对方大喜,邀她入帐饮酒,又借醉意将她玷污,事后酣然大睡。她便趁机一刀砍下他的头颅,装入袋内返城。
于是犹太不费一兵一卒,大获全胜。
??《朱迪斯砍下霍洛芬斯的头颅》,卡拉瓦乔,约1598-1599(暴力不可取,切勿效仿)
这是性侵复仇(Rape and revenge)题材的鼻祖。
从文艺复兴至今,此题材经久不衰,并逐渐以两种形式呈现,一种是电影,一种是画作。有时,二者还能如水乳般交融,合作得天衣无缝。
比如乔尔乔内的《朱迪斯》,一袭红裙,将断头踩在脚下,与电影《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如出一辙。
??上图:《朱迪斯》局部,乔尔乔内,约1505年;下图为《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截图(暴力不可取,切勿效仿)
再如阿罗约的《朱迪斯手持霍洛芬斯的头》。
他以自己的情妇为模子,画出一衣着华贵的名媛淑女,右手持剑柄,左手提人头,神情却像走在菜场归家的路上,晃晃荡荡,悠闲自在。
??左图:《朱迪斯手持霍洛芬斯的头》,阿罗约,1613年;右图为《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截图(暴力不可取,切勿效仿)
而乌埃和老卢卡斯,则不约而同将朱迪斯刻画成一个见惯市面的贵妇,一身华服,端坐在桌前,面上带着妩媚和被阅历稀释的漠然,睥睨众生。
??《朱迪斯与霍洛芬斯的头颅》,左图作者乌埃,约1630年,右图作者老卢卡斯,约1530年(暴力不可取,切勿效仿)
无论哪位艺术家,似乎都在背地里达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协议:让朱迪斯始终处在被看的一方。
着重描绘她的女性特征,放大性感、浪荡的一面,或是画成一个优雅端庄的淑女,纤细、柔软,就算杀人,也带着与生俱来的妇人之仁。
毕竟中世纪的艺术标准是男人定下的,自然要塑造一位令他们满意的女性形象。就如加拉德所言:
朱迪斯能杀死霍洛芬斯,是建立在欺骗和引诱的基础上的,这是邪恶女人对良家男子惯用的伎俩。
因此,但凡有关朱迪斯的画作,均没有拼杀过的痕迹,以及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除了阿特米西亚的那一幅。
在女仆的帮助下,朱迪斯伸着两条壮硕的胳膊,劈砍霍洛芬斯的头颅。血点子喷溅到她的波膛,她浑然不觉,眼底手中都是恨意、决心与悲怆。
??《朱迪斯砍杀霍洛芬斯》,阿特米西亚・简特莱斯基,约1614?1620(暴力不可取,切勿效仿)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4973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