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姬昌用这特权收编周遭诸侯,壮大势力,再后来,便是武王伐纣的故事,这是后话。
不过,驺吾也算是姬昌三分之一个救命恩人,对此姬昌尤为感激,待其孙子周成王姬诵当权时,念先王之乐,还特意为驺吾创作了同名乐曲。
?周成王姬诵,乐曲创作的故事出自《墨子・三辩》――“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命曰驺吾。”
曲子旋律早已失传,但歌词被收录在《诗经》中,名曰《国风・召南・驺虞》(古时“吾”和“虞”同音,驺虞亦是驺吾)。
也正是从周朝开始,驺吾从野兽一下跃居成了帝王认证的仁兽。
而此后,关于驺吾的记载愈发玄乎,西汉初年《毛诗故训传》的描述中,其变成了生性仁慈,连草木都不忍践踏,不吃活物的神兽。
更夸张的是,每当帝王仁德圣明之时,它便会受感召而现身。
?《毛诗故训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由于神化的厉害,两晋时期,还出现驺虞幡。
一种绣有驺吾图案的幡旗,用来传旨解兵,据传,交战双方不论军力悬殊,战况几何,见此幡必无条件退兵,堪比尚方宝剑。
《晋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八王之乱那会,晋惠帝为平定八王之一的司马玮,特以驺虞幡为令旗,其将士见此纷纷放下武器散去,司马玮也因此被生擒。
?司马玮,晋武帝司马炎之子
而两晋时期靠驺虞幡决定胜负的例子不在少数,也仅是在那时,这面旗子才具有如此惊人的效力,晋朝灭亡后,驺虞幡也随之失传。
不过,驺吾的故事并未结束,《明太宗实录》中提到,光是明朝永乐年间就出现了两次。
一次在永乐二年,周王朱(sù)来朝,特意给兄长朱棣献上驺吾作为登基贺礼,而九年后,曹县县令有学有样。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
倒不见得朱棣有多仁德圣明,但足以见其对驺吾的狂热。
个中原因,大抵因皇位本便来路不正,朱棣无非欲借驺吾仁兽之意,告诸百姓自己还算是个明君。
而那之后,驺吾的相关记载越发稀少,清朝时满人当权,更是不信这套。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