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75年前的今天,1943年10月22日,凯瑟琳・德纳芙生于巴黎。

毫不夸张地说,她是新浪潮50多年以来,唯一一位亲历整个欧洲电影史,且尚在人世的女演员。

电影手册派视她若掌上明珠,左岸派令她大放异彩。

她见证了波兰电影的崛起,亲历比利牛斯半岛最辉煌的时刻。

北欧电影闪耀的瞬间,她推波助澜。

比利时电影的未来,她鼎力相助。

有的人活着,像一本书。

书贯北东西欧,以电影之名载史录。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高卢瑰宝生

历史传奇始

德纳芙出生于一个演员家庭,父母都是电影圈人士。

13岁那年,即1957年,她因出演《女中学生》正式出道。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女中学生》中的德纳芙,二排左一

影片中,德纳芙首次出镜,虽然戏份不多,却足够惊艳。

德纳芙青少年时代的银幕形象十分固定,皆为清纯懵懂的少女,仅凭那双水灵的眼睛及微张的丰唇,她就足以征服观众。

1964年,是德纳芙最为重要的一年,年仅21岁的她,将在戛纳电影节上令世人震惊。

法国从来就不缺性感女神,60年代尤甚,彼时的法国,令人神往的女演员灿若繁星。

就在前一年,小野猫碧姬・芭铎在戈达尔的《轻蔑》中惊煞了法国人的眼球。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碧姬・芭铎

再向前一年,知识女性的化身让娜・莫罗在特吕弗的《祖与占》中让欧洲人窥到了自由。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祖与占》中的让娜・莫罗

加上之前的安娜・卡里娜,法国女神俱乐部似乎再难有一席之地给新人。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年中,德纳芙仍旧杀出重围,大有超越所有前辈之势,那年的戛纳,所有男人为她侧目,所有女人因她失去色彩。

之前的法国女神大多出身于新浪潮手册派导演的电影,德纳芙反其道而行之,她的光芒来自于左岸派。

那位出身南特的导演为她送来“冰美人”的称号。

那部让她名留影视的影片名为《瑟堡的雨伞》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瑟堡的雨伞》中的德纳芙

德纳芙在影片中饰演雨伞店老板的女儿,她与修理工的爱情浓烈又哀伤。

浓烈来自于影片童话般的色调,哀伤来自于影片婉转悠长的歌舞。

浓烈与哀伤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咫尺之遥却永不得见。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167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