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也要看的花式广告,如何才能不“讨嫌”?
今天的北京秋风萧瑟,适合谈谈“冷思考”。
这个夏天,因为《如懿传》飞鹤牌“贴纸”广告和《延禧攻略》现代装“跳脱”推荐的缘故,关于会员花式广告的话题又被推上了舆论浪尖。
两个多月来,社交平台上,观众该抒的怨气也出了;严肃官媒上,管理方“治理会员经济”的意见也给了。
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必须看清的却是会员广告未来的发展势头。
在头部卫视遭遇收视率质疑的当下,具有“信心经济”性质的广告投放,有相当部分必将另寻出路,流向“眼球”汇集的视频网站。而会员广告作为视频网站曝光度最高的优质资源,的确需要规范、调整,但发展的轮槽并不会止步。
所以,会员广告已经不是个“做或不做”的选择题,而是一个如何做才能不“讨嫌”的思考题。对此,影视Mirror走访了数位资深剧集营销从业者,深度剖析了“会员广告”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双向受益的“变现”加速器
从传统的贴片、弹窗,到如今的定制链接、小剧场,视频网站的会员广告之所以这两年能迎来爆发式发展,与它能让片方、平台双方加速“变现”的商业潜力,关系很大。
对于片方来说,会员广告是个好事情。
原本,对于制片方而言,想要从广告收入中分成,最普遍的方式是植入――从《欢乐颂》里的唯品会,到《楚乔传》里的御泥坊――这种品牌直接参与剧情的方式,不仅很难兼顾广告曝光与创作质量,还需要片方分散精力开发广告资源,成本颇高。
而如今能够复盖会员的创意中插广告,则为片方提供了新的广告分成方式。
如果剧集能在创作初期就确定播出平台,片方便不用分散精力过问广告售卖问题,交由平台主导招揽广告主。片方只需根据广告诉求,创作与剧情相关的短片即可。而中插广告的收入则由平台与片方按比例分成(一般为片方3成,平台7成)。
如今,几乎所有点击量预计超过10亿的剧集都有创意中插的身影,中插广告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有业内人士透露,以今年初的数据为参,单条创意中插的价格已经从《暗黑者》时期的50万/条,到了如今破千万的打包价,成为片方“变现”增收的新渠道。
对于平台来说,会员广告的开发也是在“会员+广告”两条腿走路的营收策略下,对会员群体这一优质资源的“一鱼两吃”。
会员广告带来的效益,并不仅限于明面上的经济收入,不少视频网站还利用剧集所聚拢的流量,为自家生态体系或者IP生态链中的其他产品引流。
比如网剧《武动干坤》中,将视频与游戏绑定,构建出一个“武动干坤IP”为线索的宏大世界。
会员是把“双刃剑”
会员是优质资源,无论在平台方还是广告主眼中都是。
他们不仅具有平台忠诚度,还具备足够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对“消费升级”接收程度也颇高。
但是被视频网站以“会员去广告”的权益,以及“轻奢”“酷”的消费理念转化的会员,对广告的接收底线也异常之低。正因如此,当年初爱奇艺在片前尝试性加入15s片花性质的“会员热剧推荐”时,才会引来会员们的集中“吐槽”。
这种敏感其实并非中国会员独有。今年夏天,Netflix尝试性地投放了少量集间广告,以推广自家自制剧。没想到也引来了用户们在社交媒体上异常强烈的反应:
“我可以忍受每次出现在我播放列表顶端的广告推荐,但是集中广告这就太蠢了吧。”
“不喜欢这种集中广告。我已经知道网飞有哪些原创剧了,能不能不要用这些东西打断我的刷剧过程。”
“如果你们在节目中间夹广告,我也就没有必要续费了。我付钱就是为了不看广告的。”
……
除了“会员专属推荐”,剧集播放前配合超大“牛皮癣”广告的“跳脱”的安利,也是会员集中吐槽的对象。
确实,当《如懿传》中端庄典雅的皇后娘娘(周迅饰演)推销起“纽崔莱”;《扶摇》中暴烈明朗的天煞烈王(高伟光饰演)宣传起“携程旅行”。的确让人有超现实的穿越感。
无论“脑洞”还是“皮”
缩短流程才能产出不“讨嫌”的内容
当“大猪蹄子”干隆嫌弃入宫的秀女一脸雀斑时,突然出现的“快用麦基丽,摆脱酱油色”让观众不禁捧腹大笑;又如长疥疮的皇上一脸愁苦的抓着枕头,“999皮炎平”的广告出现的恰到好处。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269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