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选送《邪不压正》,《红海行动》代表香港――这次华语片在奥斯卡上是否有戏?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曾一度无限接近奥斯卡。那个年代是属于张艺谋和陈凯歌的时代,1990年和1991年张艺谋两次凭借已经在欧洲叱诧风云的《菊豆》以及《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奥斯卡外语片的提名,国内顿时欢欣鼓舞,只可惜两部影片最终并未获奖。1993年,陈凯歌拍摄的《霸王别姬》携戛纳夺金棕榈大奖之势,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摄影顾长卫更是提名最佳摄影奖,但无奈仍旧铩羽而归。
其后的中国电影后继乏力,只有李安的《卧虎藏龙》名噪一时,但是作为一名生长和长期旅居美国的导演,李安的成功反衬了中国电影长期在奥斯卡奖上的低迷。
《无极》、《夜宴》、《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每一次都以轰轰烈烈开始,同时每一次都以空手而归结束。
进入新世纪,除了2003年张艺谋的《英雄》曾经再次提名,以及2005年赵小丁因为《十面埋伏》提名最佳摄影之外,中国影片已有将近二十年落选奥斯卡。虽然奥斯卡奖绝不是评价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但是中国电影创作黄金期的90年代能够数次提名奥斯卡,而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5年以来十多年间中国电影却愈发打动不了奥斯卡评委,无疑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
最近四年中国送选奥斯卡外语片的电影分别是《夜莺》,《滚蛋吧肿瘤君》,以及《大唐玄奘》和《战狼2》。其中除了《滚蛋吧肿瘤君》口碑票房都属上乘,《战狼2》票房登峰造极以外,也其他两部作品无论是从票房和影响力来说都是“难以服众”的品相。
随着中国本土电影票房的高涨和电影制作水平的普遍提升,媒体甚至发出了一种论调,认为中国电影并不需要在乎什么奥斯卡奖。
客观来说,奥斯卡奖当然不是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全部,但是回头来看,中国电影近年来提名的奥斯卡影片越来越难以服众,也越来越缺乏信服力,甚至连候选名单都进不了,无疑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
从《红海行动》到《邪不压正》,华语片在这一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上究竟能走都远,我们都将拭目以待。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271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