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还在涨,年度最“狂”美剧来了
现如今的英美剧圈,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没拿过(或提名)奥斯卡,你都不好意思来演剧。
电影咖纷纷来小荧幕上过把瘾,真是不给电视剧演员活路哟。
从Matthew McConaughey的《真探》,到Nicole Kidman和Reese Witherspoon的《大小谎言》,再到本尼Benedict Cumberbatch的《梅尔罗斯》以及Amy Adams的《利器》,
其实在付费频道,不仅是来演电视剧的演员越来越偏电影化,就连摄影叙事,也愈加向电影靠拢。
拿HBO(《权力的游戏》《西部世界》)来举例,别看他们现在玩得风生水起,但人家也经历了漫长的40多年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1972年,HBO电视网成立之后,和其余付费有线电视一样,只是放放院线下线的电影而已。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影像制品快速发展,老百姓们租碟就可以看想看的电影,不用在电视机前等了。而且在对热门电影播映权方面,与其他电视网的争斗日益激烈,非常耗力。
于是HBO的高层决定:不陪你们这些凡人玩儿了,我们要发展电视!
▲做出这个决定的前HBO老板 Michael J.Fuchs
到了1983年,HBO就推出了自己制作的第一部电视电影。此后,HBO用每年10部以上的低成本电视电影来试水。
到了现在,积累了30多年经验,HBO的电视电影水平已经非常高了。
到了90年代末期,HBO又开始转型,开始用制作电视电影的经验,和做电影的水准来创作电视剧。
1997年他们打出的新标语是:
It's not TV.It's HBO.
这不是电视,这是HBO。
从放电影起家,到转型原创电影电视,再到推出一部部电影质感的剧,不得不说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圈儿。而电影与电视剧之间的质量差距,恐怕会越来越小。
尽管近年来,HBO一直在美剧圈是傲视群雄的姿态。但现在也不得不承认,遇到对手了,那就是网飞Netflix。
今年艾美奖,HBO和Netflix都拿到23个奖,老牌巨头和电视新贵打成平手。而今天要说的剧,倒是有点HBO和Netflix"混血产物"的意思――
《狂想》
Maniac
之前发布这部剧前瞻的时候,小K使用的译名,一直是"疯子"。刷完本剧之后,才发觉"狂想"二字,更贴合本剧内核。
你可以说故事的主角们,都是发疯等级不等的疯子。但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他们也不过是拥有程度不同的狂想罢了。
就在上周末,《狂想》上架Netflix,一次性放出10集。带来这部定义为,暗黑喜剧的,正是HBO《真探》的导演凯瑞・福永。
男女主角,又是电影咖,还是好友俩:凭《爱乐之城》封后的石头姐Emma Stone和"烂仔帮"成员Jonah Hill。
故事发生在一个想象中的近未来时代,科技快速发展,已经衍生出了各种各样新奇的科技产物。
有一对一的广告宣传员在你身边,有如夏日的蝉,为你量身定做不断重播适合你的广告;
铲粑粑官也不用再带垃圾袋出门,因为有专门的清洁机器人来打扫地面;
公园里,你能看到人类与机器人玩偶下棋;
社恐晚期也不用方,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虚拟交友中心。在线交友,不怕语死早;
甚至连"虚拟妻子"和"虚拟丈夫"都被研发了出来,不用再担心孤独终老。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450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