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八方

杀八方

伪满时期,辽西。 频频出现的针对日本人和汉奸的暗杀事件,引起了“特高科”的高度警觉。 “杀此人者,杀八方”的字条成为了唯一的线索。 谁是“杀八方”? 是在鬼子的围剿中已经被“击毙”的传奇大土匪“杀八方”复活?是温文儒雅的“满洲国”“参议”,日本亲王的“救命恩人”张涛?是南满支部的地下抗日组织,还是复兴计潜入东北的特工! 在繁华都市,在深山老林,处处都有“杀八方”的身影。 军火库被炸,是杀八方;投靠日本的绺子被倒旗,是杀八方;共产党叛徒被、暗杀,还是杀八方!

征途 : 活着再见2

征途 : 活着再见2

我站在家门外,隐约听到母亲的哭声和父亲的呵斥声。在他们眼里,我毁了他们寄托在我身上所有的梦想和希望——我是一个因为屡次严重违反校规和条例而被开除学籍的军校生,并且在被开除后失去了踪迹。我想,这两年多,他们一定为此伤透了心,对我也从最初的失望渐渐变得绝望。徐卫东曾很正式地告知过,为了安全和保密,对我们的家人都将有另一套说辞。我曾经觉得,更多
作者小札:邵雪城,男,作家,1978年生。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活着再见》三部曲。文笔直白朴实,镜头感极强。 首部长篇作品《任务:活着再见1》,出版当月即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金牌栏目长篇联播同步连载,荣获小说连载类收听率第一。同名改编电影已启动。 当人们因为生活和现实被伤害的遍体鳞伤时,渐渐的都变成了刺猬。但是这世界有时候很冷,相互抱团取暖又不想卸下自己的软猬甲,那么只有彼此伤害着,温暖着,再伤害,再温暖,最后鲜血淋淋却又无可奈何。所以,我选择了写一些东西来和大家谈心,仅此而已。谈谈这个世界,谈谈每个人的理想,谈谈每个人的脆弱,谈谈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到底在彷徨什么,到底在争取什么,到底想要什么。只是谈谈,而已。

女兵营

女兵营

红军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一个在全军覆没前担负动员,救伤、掩护等任务的女兵营,最终在凶残马匪的铁蹄下溃散了。夏满月、洪云舒、陈秋儿、丁谷雨等红军战士,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热爱理想,战斗到最后一刻。作家李镜以史实为素材而虚构小说,将中国革命史上的段最悲壮凄凉的曲调形诸笔墨,其焦点则是特殊环境下的女性军人。他们的爱情、忠贞、生殖、死亡,都是在更多W.AU

犬军

犬军

这是一次最深的潜伏。军事重镇米粮城一夜之间失去了主心骨——手握十万大军、足智多谋的屠老爷子突然被暗杀了。面对日军猖狂的铁蹄即将踏至,屠少帅是战是守关系到整个华北地区的命运。独立团当家人沈猛子和野性十足的女匪刘米儿共饮狼血酒,把目标牢牢锁定神秘地点“十八洞”,这让屠少帅心惊不已。 如果没有了退路,人们是否还会软弱?一群顶天立地的男儿,一群被虏的美丽女子,一场撕心裂肺的血腥屠杀。黎明前,谁向敌人射出了第一颗子弹。WsHt

风雨香江

风雨香江

日寇入侵中国,在长江口横行霸道。江海龙家祖传的货船被日寇烧毁,父母被害。江海龙怒杀仇敌,在敌人追捕中,投奔抗日自卫团。自卫团加入新四军,江海龙以自身优势,到重镇江口办“商行”,搞地下交通。--

这个特工不冷血

这个特工不冷血

不一定都得身怀绝技,不一定都得冷血残忍也不一定都得杀人,但他们却执行着比暗杀窃密更为重要的任务:在2010年全世界最热闹的上海,一场关系到各国军事实力提升、世界安全稳定并纠缠着亲情、友情、爱情的拯救行动,正在秘密展开。

神秘特工

神秘特工

神秘的海岛,严苛的训练,只有代号的他们与各方敌人斗智斗勇,展开绝命搏杀。面对最亲密战友的背叛,幽暗深处的他们又该如何应对……IT。
作者小札:野兵,八零后,河南人士。当过兵,扛过枪,掌过勺,喂过猪。最喜欢的作者是古龙,喜好古龙式侠客精神。退役后放弃了安逸的工作,选择流浪式生活。做过小工,摆过地摊,当过推销员,干过给人擦鞋的服务员等。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却从没有停止过那颗奋斗的心。目前以写小说为生。 座佑铭:人生本是一场虚幻的梦境,为了能做一个好梦,唯有不断地学习再学习。

特战先锋

特战先锋

《特战先锋》是由刘猛创作的小说,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些战士的暗杀故事。 1942年,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四年后,日本特务机关长中村一郎派遣大量杀手潜入重庆暗杀军统特务组织的重要人员。为了应对中村一郎的暗杀阴谋,军统头子戴笠下令选拔息烽集中营中的囚犯组成“眼镜蛇敢死队”,并承诺完成暗杀中村一郎的任务后,所有囚犯将获得特赦,恢复自由。七名身份各异,各怀绝技的囚犯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这支队伍游走于日本间谍、中共特工之间。谁人为敌,谁人为友?真假莫辨。 在成功暗杀了中村一郎之后,眼镜蛇敢死队的队员们却发现噩梦刚刚开始,特赦似乎遥遥无期,敢死队队长陈一鸣将带领他们走向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生死未卜、进退两难。 作者刘猛,现居北京,1977年生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著有长篇小说《狼牙》等已出版,《冰是睡着的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新版)》、《再见吧,妈妈》、《亚细亚的孤儿——法国外籍兵团的华裔雇佣兵》等待出版。 片名:《特战先锋》又名《猎杀生死线》。

远去的飞鹰

远去的飞鹰

1927年,法国著名的空军23团在飞行员实习生的结业考核时,下了一道特别命令,严禁中国飞行员穿越巴黎的一座桥洞,理由是中国飞行员技术不佳,容易发生机毁、桥毁、人亡的危险。有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禁令,不但穿越桥洞,而且侧飞急转弯,再次穿越桥洞。这个只有法国王牌飞行员才能完成的动作,为他赢得了5个A的证章。这个人,就是张学良派遣赴法留学的空军精英&;更多

虎贲万岁

虎贲万岁

该书作于1945年,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住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 编辑推荐 张恨水抗战小说经典,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世纪上半叶抵抗日寇的全民战争! 《热血之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 《大江东去》是第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中国作品。 《虎贲万岁》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中国军队“以一敌八”,浴血巷战,乃至全军牺牲,惊天地、泣鬼神! 虎贲万岁
作者小札:张恨水(1897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我在天堂等你

我在天堂等你

军旅女作家裘山山的小说《我在天堂等你》,裘山山的作品,曾获多种奖项,拥有广泛、忠实的读者群。《我在天堂等你》,一经面世,便成为广泛关注的,先后荣获第九届解放军文艺奖、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等六家单位推荐的“建党80周年献礼作品”等多项殊荣,市场反响强烈,拥有广大的观众基础。 根据该小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编排的同名话剧《我在天堂等你》,先后分别获得全国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第八届戏剧节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一名、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第16届中国曹禺戏剧奖、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会作品奖、第7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舞美作品奖、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002年全军新剧目展奖;而由战旗话剧团改编的同名话剧也获全军新剧目展演一等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我的格桑梅朵》,由峨嵋电影制片厂拍摄,被上海电影节评为10佳影片之一,剧本荣获夏衍电影文学奖之评委会特别奖;改编的广播剧《永远的恰巴山》,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编排,获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我在天堂等你
作者小札:裘山山,浙江杭州人。1976年入伍,1979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曾任部队文化教员,文学刊物主编等。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成都军区一级创作员。 1978年起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作品约300万字左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到处都是寂寞的心》、《春草开花》;小说集《裘山山小说精选》、《白罂粟》、《落花时节》、《一路有树》、《高原传说》;散文集《女人心情》、《五月的树》、《一个人的远行》,《百分之百纯棉》;长篇纪实散文《遥远的天堂》;长篇传记文学《隆莲法师传》、《从白衣天使到女将军》,电影剧本《遥望查里拉》、《我的格桑梅朵》,电视剧本《女装甲团长》《走进赵雪芳》等。

农村兵

农村兵

当《兵王》、《火蓝刀锋》、《狼牙》在网络上欣起军事文学狂澜的时候,当《士兵突击》在影视热播的时候,赵启杰同志把自己创作的《农村兵》手稿送到了军营。启杰同志在这部书里,生动描绘出了一幅当代军营生活的画卷。作品中塑造了一群农村入伍的战士,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农村兵在曲折艰难中成长的真实记录。 南京军区某靠上校薛卫华:当《兵王》、《火蓝刀锋》、《狼牙》在网络上掀起军事文学狂澜的时候。当《士兵突击》在影视热播的时候,赵启杰同志把自己创作的《农村兵》手稿送到了军营。启杰同志在这部书里,生动描绘出一幅当代军营生活的画卷。作品中塑造的一群农村入伍的战士,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73860部队上校王申春:看了《农村兵》,很是震惊。赵启杰除了用精致的语言表现军旅人生的浮世绘外。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在心理,全方位地对我们披露出士兵作为普通人的真实内心世界。这对于我们带兵人而言,如何贴近战士做工作,如何模范带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73846靠队士官张胜利:有幸先睹了赵启杰同志的作品,真棒!没想到我们的军营生活,在他的眼里竟这样美好。作品中那些兵们,真实可信,好像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很贴近我们。只要你当过兵,在连队呆过,这部小说就值得你一读。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军营生活,热爱自己的连队。当好普通一兵。
作者小札:赵启杰,19年生于山东枣庄。1986年底入伍。19年毕业于南昌陆军学员汽车士官训练大队,2000年转业。当过修理工,干过驾驶员,历任过招待所长、农场场长、军务参谋等职,只是代理二字始终在先。1992年起开始在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历时多年,痴心不改。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网站地图 粤ICP备15010458号

Copyright(C)2025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