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出茅庐者来说,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绩之后,总是希望上司和同事会注意自己,最好还能加上一两句赞赏;如果遇到挫折或做错某事,总以为别人时刻在盯着自己,随时准备责备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繁重的工作和生活的烦恼,没有人有时间刻意去注意别人 。
3、加快适应社会的进程
要想在商场上游刃有余,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有各种社交能力。那些 办事能力强、工作积极的人,都有某些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思考模式。管理学家把这种成功的模式,称为商界适应行为 。人们是否能够适应商场中的行为模式和游戏规则,决定于在最初一段时间的成长进程。
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德国心理学家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如果给你一块表,那么你一定会无比坚信这块表所指示的时间;而给你两块表的时候,你反而会不知所措,因为这两块表所提供的时间很有可能会不一致,那么你将相信哪一块手表?这就是 手表定律 的由来。
手表定律又称为两只手表定律或矛盾选择定律 ,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块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律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要坚定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标准
手表定律的意义在于:你只需要一只值得信赖的手表,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如果一味地添加更多的手表,你只会无所适从,这也说明你 并没有为自己建立一个基准。你要干什么,你就跟自己设定的手表走,贪婪地添加附加的手表只会让你增加压力,失去方向。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 ,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 两只表 弄得无所适从,心身憔悴,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 、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因此,手表定律告诉我们:要坚定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标准,才能成功。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反映出了人们的一 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 ,但它的重要性却常常被人们疏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了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 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缺 乏激情去对待事物,也降低了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导致事件的成功率低,即使最终成功了, 自己也不会有多少成就感。所以,我们要选择自己值得去做的、愿意去做的事情,并把它当自己的奋斗目标。
不值得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 种,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
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 扬 ;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美国人喜欢把简单的道理总结成定律,所以中国版的 三个和尚 的故事就变成了美国版的 华盛顿合作定律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所谓 华盛顿合作定律 ,类似于中国流传久远的一句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 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把这条古代的至理名言赋予现代的意义就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 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无法成事。为什么在合作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人与人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而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关系非常复杂和微妙。比如,两个人之间只存在着一种关系,三个人就会存在着三种关系,四个人就会存在着六种关系,关系种类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但有时甚至却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 各异的能量,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如果你认真观察过螃蟹就会发现,篓子里面放上一群螃蟹,就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 来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的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 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不是因为螃蟹安分守己 ,不想爬出来;而是因为螃蟹偏爱窝里斗,只要有一只螃蟹想往上爬,其他的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爬出去。这个小例子说明的就是华盛顿合作定律。
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里,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管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 ,意思是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里,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这是一条来自西方的管理定律,中国谚语 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一条臭鱼坏了一锅汤 也是同样的道理。
无论是来自西方的定律还是中国的谚语,已经把负面影响的始作俑者做了准确的定性:污水 、臭肉、老鼠屎、臭鱼,这些已经定型的东西已经没有改变和改造的可能。污水总不可以成 为酒,臭肉总不可以成为好肉,老鼠屎总不可以成为调料,臭鱼总不可以成为好鱼,既然如此,就要及时处置,对已坏的东西就不要再抱什么幻想。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地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 ,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4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