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 ―― 梁漱溟《梁先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在人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大学里任教的学者讲师,更是受人尊重和敬仰。有一位学者年仅24岁,他的毕业证上最高学历赫然写着顺天中学,却被校长亲自邀请,在北大开始了教学生涯。他的《印度哲学概论》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马叙伦的《老庄哲学》并驾齐驱,被誉为北大哲学系的“三驾马车”。这位学者就是中国最后一代大儒――梁漱溟。
少年本孱弱
一个人后天的成长与发展,其实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中国最后一代士大夫的少年时代,又曾发生过怎样与众不同的故事呢?
梁漱溟出身非比寻常,其先祖乃是忽必烈第五子。梁家乃书香世家,梁漱溟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都是进士出身,祖父做京官时移居于北京,父亲梁济做过四品京堂。如此世家,难怪会培养出一代大儒。而其实,梁漱溟年少时并不聪慧,且身体孱弱。天气还未寒冷,就已经手脚冰凉,他常常觉得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摔一跤都要躺几个月,身体才能好转回来。
不强健也就罢了,他还有些笨拙,6岁那年都不会自己穿裤子。那时的裤子上有一条细带,要从背后系到前面并打一个结扣。而梁漱溟却总也学不会,每次都是妹妹来帮忙。
母亲惟愿其健康长寿,父亲则为他的未来忧虑,于是发蒙初始,便让他接触新式教育,四书五经丝毫不去诵读。
人们逐渐发现,这个“笨孩子”其实是真聪明。14岁时,梁漱溟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标准。他不仅立下鸿鹄之志,还做了一件别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开始接触佛经,并潜心钻研佛法。当他以独特的魅力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才发现,他一生所认真探讨,悉心钻研的一切,都融进了他的血肉里,这一切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学者风范。
学业第一爱情第二
现代人的十四岁还都在初中阶段读书,而彼时的梁漱溟已经大彻大悟。他一心扑在钻研学问上,拒绝订婚,甚至不想结婚。母亲急了,心说这孩子不笨了,怎么又明白过头了,居然看破红尘想当和尚。但拗不过他的想法,只能暂时尊重,不加干预。后来在北大任教期间,经朋友极力敦促,梁漱溟与黄靖贤相识,走进了婚姻殿堂。那一年他已29岁,在当时是绝对的大龄青年。婚后的日子平淡如水,梁先生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了教育工作上。14年后,妻子生病离世。梁漱溟无心再娶,直到十年后遇到第二任妻子陈淑芬。
梁漱溟的两段婚姻生活都平平淡淡,他热衷于学术研究,将婚姻始终放在第二位。因他信奉儒家思想,他心中的婚姻观以敬为主。他说“男女居室,西人言爱,中国主敬,敬则爱斯久矣。”
可见他虽结婚,却依然心性淡泊,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志向上,而婚姻中只愿夫妻平等相敬如宾。
求学育人风雨兼程
梁老曾立下豪言壮语:“我们生在今日谁都推脱不了这责任。眼前的求学重在求己,末后却要重在成物。要立志为民族为世界解决大问题,开辟新文化。这样方是合于宇宙大生命的创造精神,而实践了人生的意义。”
他在比较研究了中国、古印度和西方文明后,便力排众议、独树一帜,重释东方文化,重新解读孔子学说,并最终断言:“世界的未来将是中国文化之复兴!
有此鸿鹄之志,办学校是势在必行。在新五四运动文化的冲击下,他发现了当时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便开始了对教育改革的探索。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倡乡村教育,注重中西方文化的结合。
心动不如行动,他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有想法,便开始着手准备。毅然放弃了北京大学的执教生活,跑到山东曹州,开始创办中学。他在曹州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菏泽,有过三段办学经历,过程辗转而艰辛。他根据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不规定学校收费标准,学生家里有钱的多出,没钱的少出,希望由此替教育界开出一条新路。他还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为将来创办曲阜大学作准备。
梁漱溟很喜欢山东这个地方,或许因为那里是孔孟之乡吧。他创办的学校培养出不少精英人才,被称为“江北第一名校”,也就是现在荷泽一中的前身。
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偏于意向,讲的多是君子之道,而西方则注重知识的传授。因此中国必须吸收西方教育的长处。他认为知识只是教人以方法,授人以工具,对生活起一种辅助作用,做人却是教育的根本。他主张教育应着眼于一个人的全面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之路。有师如此,国之大幸。有师如此,少年求学者之大幸。他开辟了新的治学方向,将中国的教育带向了一片新天地。
鞠躬尽瘁执着一生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