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秦王嬴政的生母曾经是吕不韦的宠姬,这种关系就连吕不韦成为秦国的相国后也没有断绝。吕不韦担心这种关系败露而招致祸患,于是将一名男子伪装成宦官送给太后,这名男子就是 保?ào ǎi)。
比牍 后得到太后的宠爱,并被封为长信侯,后来秦国所有的政事都由他决定,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眼前的荣华富贵并满足不了他。就在秦王22岁这年,嬴政去雍城举行加冠仪式,不料留守在咸阳的 迸崖遥 秦王嬴政立刻反攻咸阳,结果 辈野堋U饩褪怯忻的 敝 乱。
这件事之后,吕不韦和太后以及 敝 间的关系败露,吕不韦被免去相国之位,最终自杀,而吕不韦的门客,秦以外国家的人被逐出了秦国,秦国人被流放到了蜀地。
此时秦王嬴政真正掌握了王权。开始颁布驱逐秦国以外所有外来人的“逐客令”。这时出现了一位对秦国来说非常重要的人――李斯,他因上书“逐客论”而被秦始皇重用,从此他在秦国大展拳脚。
李斯向秦始皇建议:“纵览秦国历史,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昭襄王这些让秦国不断强大的君王,没有不重用其他国家有贤德的人帮助本国大业。如今秦王却颁布逐客令驱逐他国能人贤士,这种做法就是强迫帮助他国势力,这和把兵器献给敌国有什么不同呢?”
李斯的说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秦王最终废除了逐客令。李斯因此被晋升为秦国最高司法官――廷尉。
此后,李斯向秦王建言献策,其中的很多政策都被秦王采纳并实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统治辽阔的土地?丞相王绾建议继续沿用周朝的分封制,把土地分给皇子,由皇子来管理。廷尉李斯反对说:“周文王、周武王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儿子以及同姓人,而这些同姓诸侯的关系却日渐疏远,甚至相互攻击,导致周朝衰落。”秦始皇威慑天下,如果要使国家长治久安,李斯建议应该采用郡县制管理天下,确保国家的富强与安宁。
除了推行郡县制,巩固中央集权,李斯又主持了收缴天下兵器、修明法度、制定律令等工作,统一了车轨、货币、文字、度量衡,还修建了驰道。消除了六国残余势力,使社会秩序渐渐安定下来。
李斯曾和韩非一同向荀卿学习帝王之术,抛弃儒学而信奉法家学说。而法家思想主张君主制定的法律至高无上,君主以法家统治天下,李斯通过实现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等一系列改革,法家思想也成为秦国的镇国之器。
如果说李斯的一系列改革使秦国走向强大,那么接下来的焚书坑儒、假传圣旨则让他带领秦国走向灭亡。
李斯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后,晋升为丞相。而崇尚儒家思想的淳于越向秦始皇盛赞周朝的封建制度,他提出要想国运能够长治久安,就需要学习古法。
这一建议对李斯非常不妙,如果秦朝恢复封建制,国家政治结构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李斯也将失去用武之地。正是李斯看到了结局,所以李斯把矛头指向了儒生,认为儒生惑乱百姓,无视皇帝法令,妄加议论国家颁布的法令,蔑视皇威,于是提出焚书的理由。
焚书的命令颁布后,朝廷与儒生的矛盾激化,儒生被审查后认为触犯了秦朝的禁令,460余名儒生被活埋。这就是坑儒事件。这件事还牵扯到长子扶苏,扶苏当时反对焚书坑儒,于是被秦始皇以监督将军蒙恬军队的名义遣送到了北方前线。
后来秦始皇进行第五次地方巡幸,突发重病。他口授玺书让长子扶苏回到咸阳主持丧葬,并指定皇位由扶苏继承。但是还没等玺书寄出,秦始皇就驾崩了。
随从的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幼子胡亥重新伪造了一份立胡亥为太子,赐长子扶苏、将军蒙恬死罪的诏书。
在这件事中,赵高是胡亥的老师,胡亥非常信赖赵高,但是崇尚君主至上的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遵照秦始皇的口授玺书呢?
这是因为李斯提出的焚书坑儒,对扶苏而言,李斯是他的敌人,如果扶苏继位,是不会原谅他的。
李斯为了一己私利,让胡亥当上皇帝。胡亥赐死扶苏和戍守匈奴的蒙恬,听信奸佞小人赵高的挑拨,相信李斯会夺取皇位,认定李斯谋反,于是李斯被腰斩。此时秦朝外无抗敌良将,内无改革能士,六国贵族势力依然存在。秦二世还大兴土木,加重徭役,人民苦不堪言,导致秦朝的苛政愈演愈烈,并走向了极端,最终秦朝在农名起义的浪潮中落下帷幕。
西攵ㄉ认为:自秦始皇起,秦国的政治体制就都是李斯一手立案制定的,可以说,秦帝国的每一刻历史荣光中都闪烁着李斯的身影。而伴随着李斯的死,秦帝国也迎来了它的历史终结。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