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上下统一步伐四百年间不断发展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简称“中国”。“中国”的称号便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发现于青铜器“何尊”之上,当时是用铭文纂刻的。后来《史记》《汉书》等古籍中也出现过关于“中国”的记载。古时的“中国”多用来指“中央之国”,代表人们所居住的政治、文化中心,或者是统治者的统治区域。民国之后,便开始用来指我们的国家了。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出现的朝代众多。其中最早的统一国家,就要追溯至秦朝时期了。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结束了战国乱世,统一了全国。在他统治时期,不仅国家统一,而且思想文化、度量衡、货币、文字、法律等都得到了统一。

后秦存世16年而亡,汉朝建立。汉朝是灭秦而立,因此汉朝的制度、文化等既继承了秦朝,但又有所继续发展、完善。因此史学研究上,有时候习惯于将秦汉并称。

《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这本书,便是从从秦始皇建国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了东汉约400余年的历史。除了秦汉之外,中间还用40页左右的篇幅,讲述了王莽新政的建立和影响。

《秦汉帝国》的作者西攵ㄉ,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着重于研究东洋史学,“东洋史”在日本语中指的便是“中国史”。除了本书,西攵ㄉ还写过《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中国古代的社会和经济》《和中国古代国家与东亚世界》等书。西攵ㄉ作为一个日本的学者,从中国之外的另一种角度,帮助我们从不同的方向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

全国上下统一步伐 四百年间不断发展

西攵ㄉ对中国史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国家的兴亡,也侧重于研究社会制度、经济、文化以及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而这些在《秦汉帝国》这本书中也有所体现。

《秦汉帝国》这本书探讨的不仅仅是朝代的更迭,更多的是想探讨秦汉这两个最早实现统一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阎步克曾经说过:“中国历史就是秦始皇加孔夫子的历史,前者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后者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

中国的封建帝制从秦朝建国开始,到清朝灭亡结束。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皇帝是如何来统御国民的?不同朝代的政治体制又是如何变化的?儒家学说又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一切的源头都在于秦汉帝国这个最早的统一国家。

秦朝在统御国土方面,采取的是郡县制。郡县制的出现,是国家一统形式的必然要求。统一后国土辽阔、百姓众多,不易掌控。如何强化皇帝的权利、统治广袤国土,便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郡县制便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秦亡汉立后,汉高祖刘邦在吸取了秦国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郡县和郡国并行的制度。秦汉时期,国家的政治制度不断演变完善,为后来朝代国家结构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也最早奠定了中央集权制的雏形。

秦汉两个朝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尤为重要的两个时期,不仅是因为其创造了最早的大一统的帝国,更是因为其在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奠基性作用。

除了政治制度,秦汉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影响了后世。秦朝因为刚刚统一全国,需要让原六国的百姓接受成为秦国子民的事实,杜绝民乱和反抗的发生。因此更要对下严厉约束,树立秦国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于是这个时期,“焚百家之言”,法家学说占据主流思想地位。

全国上下统一步伐 四百年间不断发展

后来秦施行暴政失去民心,激起了百姓的反抗,从而导致灭亡。因此发起了农民起义的汉高祖,在统治手段上便偏于温和,文化方面更家注重黄老思想。主张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有地种,实现安居乐业。

到了王莽及东汉时期,“礼”开始被人们所推崇,民间办学之风盛行,学习儒家学说的人逐渐增多,儒学作为国教的地位开始逐步确立。

每一种思想的盛行都有其历史意义。有一种说法是,制式用道,衰世崇儒,乱世奉佛。秦汉时期采用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都是统治者根据当时的形势作出的选择,从而更好地统治国家,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地位。

东汉时期儒家学说推行,文人之间交流广泛,促成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在文学方面,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为后世研究秦汉历史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另外也有《论衡》、《说文解字》、《古诗十九首》等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出现。

各种发明也在这时候出现。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和侯风仪,能够更加有效地观测天文、地震和气象。

除了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的影响,秦汉还影响了周边的民族和国家。其中,与两个朝代关系最密切的是匈奴。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底部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