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后的阿芝,就住在胡老师家里。忽然而至的优越生活,没有磨砺掉鸿鹄之志,他深知自己年龄、文化水平、绘画技巧上的短板,因而愈发只争朝夕地学习。
多年后阿芝赋诗道:“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他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唐诗三百首》学得倒背如流。接着,攻读唐宋八家古文、《孟子》……
作为步入文化殿堂的农家弟子,纯朴的意识,乡土的气息和浪漫的诗意,赋予了阿芝艺术生命。
精细入微的观察,“绝不画我没见过的东西”的认真,给予了阿芝色彩明快,对比强烈,造型浑朴的艺术风格。
两位老师见阿芝不负师命,书画技艺突飞猛进,希翼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便借用阿芝家乡的地名,给他取了个艺名――齐白石。
梦想决定不了结果,成就源自于志向。
斗转星移,执着的齐白石,从乡村木匠,成了诗书画印,无一不精,花鸟山水人物,无所不新的艺术大师。
他对艺术追求的痴迷、为人处世的恭谦和骨子里的傲气,皆令人敬佩。
有一次,齐白石向一位所谓篆刻名家求刻名印,两次被傲慢退还章料后,他毅然决定自己学刻篆印。
当晚,齐白石就参用雕花的木匠手艺,刻成了一枚方印。从此,他苦练篆刻技法,时常把屋子里弄得满地石浆。
正是这种让疏懒无处下脚的勤奋,使后来他的篆刻印风,豪放雄奇,造诣极高,成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的代表人物。
齐白石的画作纯朴与雅致相融,更是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的高峰。在他画的小动物身上,既能看到未泯的童心,又能见到忧国忧民的民族气节。
《墨虾》用娴熟独创的濡墨蘸水技法,让人们在了解虾的结构、动态和质感的同时,感受到畅游在清贫中的怡然之情;《不倒翁》暗喻了官场的腐败,《螃蟹》则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悍横行。
齐白石的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为现代中国的绘画史,开辟出清爽质朴的新境界,成为引领一代艺术风气、20世纪世界十大画家之一。
他一生勤奋,砚耕不辍,为世人留下了自述及文稿手迹多卷、诗词三千余首、画作三万余幅等艺术瑰宝,造就了木匠到艺术大师的神话。
懈怠的跳槽,逃不掉庸碌的一生;勤勉的跨界,命运会赐予成功。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4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