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那年,雇主家里的一本绘画入门书――《芥子园画谱》,阿芝偶然见到后,顿时眼前一亮!
他把这本“宝贝”书借到后,爱不释手。耗费了半年的心血,在松油灯下用竹纸一幅幅勾摹,把整书勾影完成,钉了厚厚的16大本。
从此,阿芝一有空儿,就临摹画谱,做雕花木活时,以画谱为蓝本,画活结合,相得益彰。渐渐地,阿芝绘画的名声,也日渐远播。
人生没有悲催,只有未曾努力来的幸运。有道是梧桐花开凤自来,惠心纨质的阿芝,为自己引来了一位慷慨旷达的贵人――被人尊称为寿三爷的胡自倬。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阿芝正在离家40里的赖家垅做活,雇主家的人忽然对他说:“阿芝师傅,寿三爷来了,想要见你!”
久闻寿三爷大名的阿芝,不由得一阵惊喜。
和擅长诗词书画的寿三爷短暂面谈后,阿芝赢得了对方的认同:“等你活儿做完了,来我家再谈谈”。
做好了活,阿芝禀明父母后,直奔寿三爷府上。
这天,正巧是寿三爷在自家书房“藕花吟馆”诗会的日子。
寿三爷见阿芝来了,很是高兴,特意领他和湘潭名士陈少蕃相见,“你若愿意,就拜陈老夫子和我为师吧!”
阿芝为难道:“读书学画,我极是愿意。可我一个拉锯抡斧的木匠,怕是握不好笔墨纸砚,再说我岁数也大了,家里又穷,怕是读学不起……”
尽管倾心钟爱,但跨界难免让他心生畏忌。
遭遇过生活的锤击,鼓励显得弥足珍贵。
寿三爷对阿芝说:“《三字经》里的‘苏老泉’――苏东坡的父亲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苦读,大器终得晚成,千古留名。你今年正好也是27岁,何不学学这苏老泉?”
在一旁的著名书画大家陈少蕃,也慧眼识珠,他爱才若渴地对阿芝表示,“你若愿学,学费我分文不取!”
能拜两位大家为老师,“乡巴佬”阿芝当然是求之不得,大喜过望。
他收起斧锯刨凿,告别木匠行当,拿起笔墨纸砚,朝着文人画师的方向,华丽转身,毅然而行。
迫切求知者,不会在舒怡中留连。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4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