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凌晨起来批阅奏章,不管什么季节都雷打不动地坚持着,哪怕冬天被冻得右手冻裂生疮,也没有停歇。
他吸取齐灭亡的教训,从来都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能对国家提出建议和批评。
他还十分节俭,穿衣用度都按简单的来,没有大鱼大肉,吃蔬菜喝粥也可以。
不仅如此,萧衍还十分全能,文学、书法、棋艺、骑射、卜筮、占决等等,样样精通,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地博学多才。
如果照这样下去,萧衍毫无疑问会是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可惜,前期好不容易积攒的声誉,在后半段全部毁于一旦。
萧衍是开国之君,也是亡国之君,他受人诟病的点在哪呢?
一是他的猜忌心理,和对宗室臣子的放纵;二是笃信佛教。
开国功臣不得重用,这也许是历史上各任开国帝王的一个通病。连当初助萧衍登上帝位的沈约,都被萧衍忌惮谴责,最后愤懑而死。
更别提其他功臣了,萧衍不仅没有重用这些人,还对自己的皇室亲属十分护短。
萧衍的六弟临川王萧宏常年为非作歹,甚至还想着逆反篡夺皇位,就这样萧衍还是很宽容地没有怪罪处置。
而他的儿子萧综,干脆投奔北魏了,萧衍还能一边声泪俱下地训斥,一边继续委以重任。
从这两件事中,足以见萧衍的护短和过于宽容的放纵,从而引起众臣的强烈的不满引发出激烈矛盾。
萧衍刚愎自用,怠于政事,经常一头扎进佛教中寻求宽慰,佛教吃素的传统由他而来。
他还三番两次闹出出家戏码,逼着群臣用巨额钱财将他赎回,并且大兴土木,四处建佛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盛况了。
晚节不保的萧衍,最后一次作的死是不顾群臣反对,接纳叛将侯景归附,引发“侯景之乱”。
侯景原是北齐臣子,也是握有兵权的人,他这个人反复无常,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先是和北齐的高澄闹不和,然后想去投奔西魏,被拒绝后才选择了梁朝萧衍这边,萧衍还很开心,不仅接纳了他,还让他当了大将军。
但好景不长,侯景又作妖了,他寻思着和高澄讲和,于是起兵南下,一路长驱直入,最后将萧衍围困在台城。
萧衍这次算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他败了,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皇帝却沦为了阶下囚,饮食被苛待,最后被活活饿死。
他死后,梁朝也四分五裂,被各国瓜分,最终被取代。
而萧衍,他励精图治的功劳被亡国的罪责所取代,成为人们口中人人指责的昏君。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