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思宗崇祯为什么不南迁,效晋宋往事?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大明思宗崇祯为什么不南迁,效晋宋往事?

说起明朝,很多人都会流露出惋惜之情。原因无它,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寄托了大量中国人的民族情感。而近代的贫弱屈辱往事,更是激发我们对这个“不和亲,不谈判”王朝的好感。

如果明还在,我们的历史会怎么样,鸦片战争是否就不会发生?类似的讨论,可以在当今的各大互联网平台看到。明史因当年明月而走近平常百姓,明朝也因此为世人所关注熟知。

大明思宗崇祯为什么不南迁,效晋宋往事?

是啊!明朝不灭亡,会怎么样呢?可是历史无法假设,也没有如果。

但历史是可以去设想,去分析。以明末而言,太多的离奇事情发生,不免使得我们对其展开无限想象。

如崇祯帝为什么不南迁?

以1643年的年景而言,北方一片糜烂,外有满清的步步紧逼,自松山战役明军大败,洪承畴被俘虏之后,大同、宣府、蓟镇、山海、宁远等精锐边军损失殆尽,关内也就剩下吴三桂的几万关宁铁骑坚守,山海关外尽归清手;内则有李自成纵横陕西,河南,安徽,张献忠荼毒湖北、四川。北方可谓内忧外患,无一处安宁之地,偌大的帝国北方,已经大部分不属于帝国了。

大明思宗崇祯为什么不南迁,效晋宋往事?

反观此时的南方,仍是一片歌舞升平,民安其业,长江以南都还在明朝的稳固控制之下,那里有数千万的人口,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广阔无边的大洋,这一切,都足以支撑一个帝国的延续。况且,南京本就是明旧都,六部九寺,皇宫庙宇,都是一套现成的统治体系。

就如两千年前船夫对项羽所言,“江东男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于崇祯帝同样如此,南方是可以支撑的,如东晋、南宋,可他没有去。

那么,崇祯为何不选择南迁,宁愿待在北京城里等着末日的死局?

翻开历史,透过重重迷雾,我们终于发现了这么几点原因。

对于崇祯而言,南迁他曾经考虑过。

1644年初,崇祯帝曾私下召见翰林学士李明睿、李邦华,询问南迁可行之事。但最后却因为经费谁来出这件事,没有实现。

但就其而言,即使解决了经费问题,南迁也不可能。

这涉及的既有大明旧有的问题,也有崇祯自己私人的问题。

我将其总结为:祖宗之法不可变,薄恩之君不可从。

首先是祖宗之法。

这个是历史任何改革都会遇到的问题,从商鞅变法到百日维新,但凡有人要来阻挠,都会抬出祖宗之法这座大山来。不管你对不对,反正你怎么对都没祖宗对,这个逻辑不知道害了多少改革,却一直有效。

中国是一个重传统,重历史的国家,越到王朝后期,祖宗就越大。崇祯南迁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祖宗都没有做过,你崇祯绝对不能做。

从朱棣迁都北京开始,明朝皇帝就背负了“君王死社稷”的光荣使命。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围攻北京,局势岌岌可危,没有迁都。嘉靖庚戊之变时,京城烽烟四起,俺答汗率军侵掠围捕,明朝君臣也没有移都南下。所以如果崇祯迁都,那将成为大明第一个弃都南逃的皇帝,这如何愧对列祖列宗。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