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盐铁论之辩:富国强兵还是与民争利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汉朝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财政政策大辩论,被称为盐铁会议,在会上,支持盐铁专营的桑弘羊和支持自由经济的霍光等人针锋相对。桑弘羊认为如果不进行盐铁专营,不向民间收取重税,汉朝就不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击败漠北的匈奴。而反对派则认为,桑弘羊不能理解底层百姓的困苦,他的敛财政策对人民造成的损害甚至超过了匈奴,指责他是百姓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

汉代盐铁论之辩:富国强兵还是与民争利

盐铁专营究竟是富国强兵还是与民争利,是好政策还是坏政策,成为了困扰中国古代2000多年的治理难题。

盐铁专营、均输法与平淮法:桑弘羊的富国强兵之术

桑弘羊的敛财能力无出其右,在他的领导下,汉朝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以至于天下的财富几乎都掌握在汉武帝的手心。

桑弘羊的敛财方法,主要有三个,第一是盐铁专营,这一政策继承至管仲,即国家把控盐、铁、茶、酒等关键资源的开采和售卖,国家拥有定价权,通过操纵这些关键资源的价格来赚取利润。桑弘羊盛赞实行这一政策的管仲和商鞅是: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称赞他们不用赋税的方式,让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就像国家交了钱。

汉代盐铁论之辩:富国强兵还是与民争利

食盐关乎国家的命脉

除了盐铁专营外,桑弘羊还实行了均输法和平淮法,均输法就是统购统销,平淮法就是物价管制,这两项政策直接让政府控制了物资采购、市场流通和商品定价权,政府可以通过操纵价格肆意征收民间的财富,桑弘羊利用汉武帝的威仪创造了一个初级版的计划经济体系。

桑弘羊的政策给汉武帝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根据记载,光是酒类的收入,每1000瓮利润就多达252000钱,通过统购统销,还能再多赚取20%的利润,而这部分利润全部用于军事支出,可以说,汉武帝对于匈奴的征伐离不开盐铁专营的支持,桑弘羊就是汉匈战争的总后勤官。

汉代盐铁论之辩:富国强兵还是与民争利

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功绩离不开桑弘羊的盐铁专营

虽然桑弘羊的敛财政策颇有成效,确实实现了汉武帝富国强兵的目标,但是他的危害也很快显现,那就是与民争利问题。正如司马光所说:天下的财富不在政府就在民间,政府把财富都垄断了,民间还剩下什么呢?

儒生们的反对:与民争利、公器私用

桑弘羊的政策固然让汉朝赢得了战争,但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群儒们认为,桑弘羊的政策至少有三大危害:

第一:盐铁专营、均输法、平淮法是与民争利,政府对经济的把控让民间商人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他们在政府的打压下要么破产要么沦为囚徒,民间工商业因而凋敝不堪。

第二:国有专营制度下,工场的生产经营存在巨大弊端,往往效率低下,由于失去了市场指引,唯一的客户只有国家,国营工场往往不能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制造物品,政府作出的铁器,只适合军队使用而完全不适合百姓,其质量低下价格昂贵还强买强卖,逼得不少百姓只能使用木器耕作。

汉代盐铁论之辩:富国强兵还是与民争利

后世的王安石和司马光再次就盐铁专营展开论辩

第三:盐铁专营培养了一大批假公济私的贪官污吏,他们运用自己的权力肆意哄抬物价,使得老百苦不堪言,而他们自己则赚的盆满钵满。这些人对国家对百姓都是蛀虫一般的存在。

儒生们的反对都有真凭实据,桑弘羊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不实行盐铁专营、不实行均输法平淮法,国家的财政问题该如何解决?没有钱,国家又该怎样击败匈奴,平息水患,集中力量办大事?

面对桑弘羊的反问,儒生们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讥讽桑弘羊没有体验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能理解民间疾苦。面对桑弘羊提出的治理难题,儒生们也没有答案。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