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熟知的历史教育中,我们经常能被灌输不少让人热血喷张的古代科技奇观。比如:
“中国的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政教分离等创举让古代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欧洲赖以快速崛起的四大发明都是自中国传入。”
“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一直远超西方。”......
这些结论长期以来都被当作常识,也被不少人所竭力宣传。尽管这些理论从诞生到现在,还不到80年!
早期国际学界只对中国古代农业比较认可
在20世纪初,科学史界公认的结论是古代中国在农业和工艺品制造上有其独特天赋,但并没有足以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性科技发明。打破这一传统结论,并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并不是中国人自己,而是一个英国人。准确的说,是一个出生在苏格兰的英国生物化学家。
他就是诺尔?约瑟夫?尼汉姆,广为人知的中文名名字:李约瑟。
青年时代的李约瑟 已经从哲学转行到生物化学
李约瑟出生在一个略有财富苏格兰中产家庭,父亲是一名军医,母亲则是一名教师。这样的书香门第,为他后来走上科学道路起到了启蒙与推动作用。
李约瑟的早期岁月可谓是一名英国绅士的标准开端。从剑桥大学毕业后的他,留校任教,进入著名的霍普金斯实验室。从此改变了过去的哲学专业,开始主攻胚胎学和形态发生研究。1923年,他和自己的大学同学,共同从事胚胎生物学研究的李大斐喜结连理。两人在研究道路上互相帮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31岁时李约瑟出版了在前半生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化学胚胎学》,并被科学界尊为化学胚胎学这个新兴科学门类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共同进行试验的李约瑟和李大斐
李约瑟的人生轨迹如果这样一直不变,那么很有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生物学家,并被抬入科学界的最高殿堂。但这样的话,他也就无法在中国的现代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历史学家”了。
1937年,一位名叫鲁桂珍的南京姑娘来到了剑桥大学,正是她改变了李约瑟的人生。鲁桂珍很快就被李约瑟博士的才华和风度所折服。后者也被这位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的大家闺秀所吸引。两人很快成为了情人,发生了婚外恋。
鲁桂珍的出现 不仅仅是改变了李约瑟这个人
如果这只是单纯的婚外恋,那么不过是西方文学所津津乐道的西方绅士邂逅东方公主。但无巧不成书的是,鲁桂珍深受国民党民族主义感染,负担起了向西方传递中国民族主义叙事观的使命。这种宣传偏偏对李约瑟发挥出了最佳功效。鲁桂珍向李约瑟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事例和丰富多彩的传统医学,让从小深信“西方中心论”的李约瑟深受震动,开始将兴趣从生物学转向中国古代科技史。
对中国文化着了魔的李约瑟,还放弃了在英国的工作与家庭,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进行实地勘察研究。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中英科学合作馆的英方负责人来到东方,结实了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傅斯年等人。顺便收集了大量和中国古代科技相关的文献。他甚至深入到敦煌、云南等地进行考察,得到了当地学术机构的协助来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演进历程。
在中国考察期间的李约瑟
李约瑟大部分的考察与研究成果都被收录进了其后半生最大的学术专著《中国的科技与文明》。本书在国内正式名称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后来成为了国际学术界“中国领先学派”的奠基著作。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