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窝囊的便是1883年的中法战争了,明明大清打赢了法国,却以战败国的姿态与法国和谈,再次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当时,法国侵略越南。慈禧清楚大清的实力,决定放弃越南这个藩属国。
法国占领越南后,想在中国西南部也揩点油,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
慈禧大怒,法人欺我过甚,必要开战。
朝臣们都反对慈禧开战,不值得为了边远之地,破坏与西方列强好不容易建立的融洽关系。
再说,大清的实力如何能与法国相比,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当然,这句话朝臣们不敢说。
慈禧想的却是,若这次朝廷不吭声,便相当于默许了法国的行为。以后列强有样学样,大清岂不是更不能挡?
君主专制的国家,事事皆决于上。慈禧坚定地主战,中法战争爆发。
经过两年的奋战,大清打败法国。这是第一次,大清战胜了西方现代化国家。
慈禧激动地热泪盈眶,执政二十多年来,她突破重重障碍支持的现代化改革,终是有成效的。
当朝臣们纷纷支持趁胜追击的时候,慈禧又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主动停战,要求和谈。
众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慈禧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此次战争,保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亦使西方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
慈禧的目的达到了,她见好就收,积极争取和平。只有和平,大清国才能发展。
自从大清主动与西方贸易,国库逐渐丰盈,所以赔偿给法国的银子,慈禧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就像当你有100万时,你会在乎花了100块吗?
慈禧不在乎,可是有些不在政治中心或不懂政治的人,就以此做文章,指责慈禧懦弱误国,只知一味讨好西方。
慈禧太后死前,毒死了她的养子――光绪皇帝。虎毒不食子,慈禧倒是落了个恶毒的名声。
光绪死后第二天,慈禧也挂了。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慈禧为什么要毒死自己的养子呢?她能得到什么好处?好像并没有吧。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4 ALLRights Reserved 圆叶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