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子,我们至今还存在太多认知偏见

发布:2018-10-24 09:17 · 奇闻异事

利维坦按:我们通过对人类近亲黑猩猩的观察得知,在一个雌性与多个雄性滥交的社会单元中,雄性的产精能力相较人类要强很多。只不过,人类随着进化,单一配偶制的形成使得雄性的睾丸变小,而女性子宫也为受精设置了诸多障碍:不适宜精子存活的酸性环境,以及隐窝。以往我们通常会将上亿的精子拟人化地表述为争前恐后的游向卵子,然而,现今的研究发现,卵子并非如我们想象得那般被动,精子也远非拥有那么神奇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一切,都是我们作为人类进化的复杂性与奥妙所在。


对精子,我们至今还存在太多认知偏见

彩色电子扫描显微摄影下,从睾丸网腔洞中释放出的健康精子(红色)。图源:Innerspace Imaging/Science Photo Library

在人类繁衍机制有科学解释之前,大多数人认为新生命自发产生于非生命物质。17世纪中叶,在自然哲学家们(勉强)用肉眼看见了卵细胞之后,这种观点开始有些许改变。自然哲学家们认为,所有生命在神创造万物时,就已经产生了;女性卵子中的各个新生命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套叠。这种生殖观被称之为先成论(preformation),很受统治阶级的推崇。

葡萄牙发育生物学家、作家克拉拉・品托・科雷亚(Clara Pinto-Correia)在《夏娃的卵巢(1997)》(The Ovary of Eve)中指出:“先成论将血统内置于统治阶级内部,并由此成了‘政治正确的’反民主教条,进而又暗中使王朝体系得以合法化――当然,在科学革命中,杰出的自然哲学家不会成为奴隶。”

也许有人会认为,随着科学进步,显微镜的出现会推翻先成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当研究人员终于借助显微镜看清卵子和精子时,先成论又摇身一变,成了更具父权色彩的政治狂想:哲学家和某些研究生殖的学生认为,卵子只能被动等待优质精子触发生命。而精子呢?精子的头部则藏着微型小人――确切地说,是侏儒。1695年,荷兰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尼古拉斯・哈特索克(Nicolaas Hartsoeker)首次在显微镜下看见人类精子时,画出了精子中的侏儒。哈特索克称自己虽未真的看见侏儒,但他坚信它就在其中。

对精子,我们至今还存在太多认知偏见

图源:Wikipedia

更先进的显微镜最终推翻了先成论。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情况并没有改变。“侏儒”顽固地活了下来,人们仍坚信卵子是受精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等待着活跃精子披荆斩棘前来触发生命。大众坚信这种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错误隐喻是情有可原的(当然也是令人遗憾的)。但生物学家和医生也是使先成论继续存在的推手。

直到1991年,久未发展的科学才又取得了突破。当时,美国人类学家艾米丽・马丁(Emily Martin,现于纽约大学任职)描述了一个“科学式的童话”――该童话暗示“女性在生育过程中比男性付出得更多”,“女性更不值得”,其观点包括:一生中,卵巢只有有限数量的卵子,而睾丸则会不断产生新的精子。人们通常认为卵细胞的发育过程是一个“浪费卵母细胞”的过程――在出现于青春期的30万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只有400个成熟的卵子会被排出来;然而,很少有人用“浪费”形容男性的排精过程,毕竟男性有2万亿以上的精子。大众媒体和科学报刊都声称人类的交配过程就像声势浩大的马拉松游泳比赛,只有速度最快、最健康的精子才能抱得卵子归。如果说,这种观点只是对性别歧视的延续(这是基于错误理论而产生的、冒犯女性的男性幻想),那就太糟糕了。继续支持带有偏见色彩的观点会影响男性及女性治疗不孕不育。

回顾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是如何诞生的。针对生殖细胞和受孕过程的科学认识刚出现没多久。卵子是女性身体中最大的细胞,肉眼勉强可见,其大小和英文中的句点差不多。精子是男性身体中最小的细胞,肉眼完全不可见。

对精子,我们至今还存在太多认知偏见

图源:Science Source

直到1677年,荷兰业余科学家安东尼・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才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精子。大约在同一时间段,人们开始意识到卵巢会产生卵子,不过,直到1827年,德国生物学家卡尔・安斯特・冯・贝尔(Karl Ernst von Baer)才首次发表了针对女性及其他哺乳动物卵子的观察报告。

继列文虎克发现精子后,又过了一个世纪,人们才意识到卵子需要受精。18世纪60年代时,意大利神父和自然科学家拉扎罗・斯帕拉捷(Lazzaro Spallanzani)用穿着紧身塔绸裤的雄性青蛙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当精子进入卵子周围的水域时,卵子才会长成蝌蚪。奇怪的是,在斯帕拉捷宣布他的发现前,人们普遍认为(列文虎克多年来也一直认为)精子是活在精液中的微型寄生虫。直到1876年,德国动物学家奥斯卡・赫特维希才利用海胆展示了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过程。

最终,功能强大的显微镜显示,普通人的射精量约为半茶匙,其中大约有2.5亿个精子。但有个关键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为什么有这么多精子?”实际上,研究表明,若射出的精子数不到1亿,怀孕率就会下降。

很明显,在射出的精子中,有近半数是健康的。有个比较受人推崇的观点认为这是精子间彼此竞争的结果,该观点源于精子要通过赛跑才能进入卵子的大男子观念――通常人们还会认为不只一名男性将参与竞争。就像买彩票一样,买得越多,中奖率就越高。人们认为,自然选择推高了精子数量,这是一场为获得生育奖赏而进行的军备竞赛。

对精子,我们至今还存在太多认知偏见

伍迪・艾伦电影《爱爱宝典》(1972)中的“精子队伍”。图源:豆瓣电影

在动物王国中,精子彼此竞争的惊人事例的确比比皆是。我们的近亲,黑猩猩,生活在一个若干成年雄性经常滥交的社会单位里;雌性会依次与多个雄***配。许多特征,如巨大的睾丸,显示这种哺乳动物的产精能力很强。除了睾丸硕大,它们还能快速产出精子,其精子数量多,精子中段硕大(该段含有大量能推进精子前进的线粒体),输精管粗壮,精囊和前列腺巨大,白细胞数量繁多(用来中和性传播的病原体)。囊泡和前列腺一起产出精液,并塞住***,暂时阻止其他雄性***。

对精子,我们至今还存在太多认知偏见

图源:Science Source

大众,乃至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也有类似的特症,但证据却显示并非如此。事实上,尽管有各种耸人听闻的说法,但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男性在生理上适应了精子竞争。其他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和滥交的黑猩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许多灵长类动物生活在只有一个可交配雄性的种群中,它们缺乏直接竞争的对手,睾丸显然也很小。与之相比,人类的情况与只有一个可交配雄性的灵长类族群(包括典型的核心家庭)类似。人类胡桃大小的睾丸只有黑猩猩的三分之一(它们的睾丸和鸡蛋差不多大)。此外,黑猩猩的精液中很少有不健康的异常精子,而人类的却有很多。由于男性不参与直接竞争,其精液的质量似乎没那么高了。

精子进入卵子的过程,更像是在参加颇具挑战的军事障碍课程而非标准的游泳比赛。

对无需直接参与竞争的物种来说,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精子的数量与遗传变异有关。在40多年前发表的几篇论文中(鲜少有人引用),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生物学家杰克・科恩(Jack Cohen)指出,精子的数量与其产生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相关。在减数分裂期间,产生生殖细胞的特殊细胞开始分裂,成对的染色体交换了许多物质。科恩发现,在不同物种之间,精子数量的增加与染色体交换的数量成正比。杂交增加了变异的可能性,这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我们可以把精子的产生过程类比成印刷彩票,为了匹配不同的数字组合(不同的基因组合),要打印出足够的彩票(产出足够的精子)。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底部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