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无愧于心,还有什么烦恼呢?
丰子恺有句话:不宠无惊过一生。
心难安,只因生活中太多不确定,常常给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有一年,蒋勋的父亲在加拿大突然病危。蒋勋匆匆赶去机场,慌乱中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正是父亲送的《金刚经》卷子。
一恍三十年,他都没有读过这卷经。在飞机上,坐立难安,他只好一遍遍地读着,“一次次读到‘不惊、不怖、不畏’,试图安心,‘云何降伏其心’,何其难。”
但读到最后,他发现了王玠的跋尾题记。他为了替亡故父母发愿,才刊刻了这一卷《金刚经》。“因为自己的舍不得,懂了一切众生的舍不得”。
蒋勋也带着这一卷经,在父亲床前一字一字地读诵,一直到他往生。
从此,蒋勋每天清晨醒来,必先读一遍《金刚经》。他说读了心安,便一直读下去。
面对这茫茫的人生,担忧、害怕、恐惧都是正常的。但终日战战兢兢,终非爱己之道。
也许是念经、抄经,也可是读书、习字、画画、歌唱,终得找一些法子,寻一根线,让自己能够心安。
接受变化,是生活的常态。面对生活,多一点平常心,懂得不恐无惊。
唯有心安,才能在这浩大的世界里,让渺小的自己找到归处。
林清玄曾问过广钦老和尚,我们如何能心安?
他说:“怎样才能心安?就是要无心。”
不让心太在意得失,因为有得有失,有舍有得,都是生命来往的常态。
不让心想得太多,因为心中无挂碍,赛过小神仙。
不让心担得太重,因为能解决的事自然不必担心,解决不了的事担心也没有用。
人若心安,即有归处。
原创文章,作者:红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383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