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树叶割裂光影,在人物脸上投射斑驳的黑白,强化了人物复杂的性格,点明人性不可信的影片主题。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罗生门》

除了上述这些深化情节的功能,黑白光影往往还能抒发电影情绪。

对于战争电影,黑白能赋予真实,给电影以凝重,譬如陆川的《南京!南京!》,黑白里道尽全片的愤怒与控诉。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南京!南京!》

又或是《冷战》,那个年代的压抑和冰冷只有在黑白的烘托中才会呼之欲出。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冷战》,整齐划一的合唱团和背后的斯大林,黑白里满是时代的严肃

再者,某些场景在黑白片中会呈现出特殊的观感,色彩反倒画蛇添足。

最形象的例子是烟雾,本身为白,稍以打光点缀,层次尽显,便是完美。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就像《大爵士乐队》

黑白片里还有最美的抽烟镜头,烟雾萦绕,光影中氤氲,万种情绪瞬间便能达到极致。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也如《控方证人》里的玛琳・黛德丽

此外还有血浆,经黑白处理后,淡化了生理的反感,竟生出一种暴力美学。

昆汀在《杀死比尔》里黑白处理的片段便玩的出溜。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杀死比尔》

正是因为这般,黑白片永远不能称作是彩色电影淘汰的产品。

它更像是和后者对等的类型,银幕上散发独特质感。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正是由于黑白电影这些特性,如今,为提升表现效果,部分彩色电影开始有的放矢地揉入黑白,却也分外和谐。

就这样,黑白片从类型蜕变成表现手法,找到了最恰当的存在方式。

这种应用下,最常见是用黑白来区分两种不同状态。

譬如诺兰第二部长片《记忆碎片》

处女作占尽黑白的便宜,《记忆碎片》资金虽充裕,但诺兰还是选择将电影拍成黑白彩色混搭。

片中,黑白和彩色表示时间线的差异,彩色是倒叙,黑白为顺叙,色彩流转中,草蛇灰线的故事慢慢清晰。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记忆碎片》

而在《美国X档案》里,黑白则是男主的过去,是阴暗的人生,彩色则为洗心革面的现在。

两种色调对比,主角的心境变化显而易见。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美国X档案》

《春光乍泄》中,色彩摇身变成了黎耀辉的心情,分手时是黑白,直到何宝荣回到身边,才有了色彩。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春光乍泄》

既然有彩色电影掺杂黑白,也必然有黑白电影嫁接彩色。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115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