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刘成龙:从《河神》到《悍城》,架构世界观的脚步永不停歇

“如果说《悍城》有什么长处,我觉得不是有些人说的某个场景的精致,而是整体的稳定――该在什么地儿拍的就在什么地儿拍。影视剧不是移动的PPT,戏不能写成只是换个场地说话。”

会员收官日,硬核悬疑剧《悍城》的豆瓣评分达到了7.4分。

背负着《河神》编剧团队新作的声名而来,《悍城》没抄近路,用一反国产警匪剧常规的独特气质,回应了剧迷们的期待。

编剧刘成龙:从《河神》到《悍城》,架构世界观的脚步永不停歇

男性群像、海外追凶、商业化的动作悬疑,《悍城》的出发点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但实现起来难度并不小,因为国产剧中还很少看到这样的应用。我一开始就跟团队说,我们不怕瑕疵,要敢于去做一些麻烦的事。”

近日,在发生影业不大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悍城》的编剧、联合出品人刘成龙。在他日常写作的书台旁,公司创作的前两部作品――《凄灵室》《河神》――的海报倚靠墙根。整个房间最显眼的地方挂着的是一张玻璃白板,上面写着四、五个项目的进度表。

“《地底世界》是我们马上要发布的一个剧。“刘成龙看我们注意到了白板上的内容,说道:“剧本已经基本成熟了。这个剧里,我们会把天下霸唱的故事带到现代世界。”

马不停蹄的节奏,直爽脆生的性格。很快,我们就把眼前这个来自山东的汉子,跟传闻中那位每天工作16小时的鬼才编剧对上了号。

编剧刘成龙:从《河神》到《悍城》,架构世界观的脚步永不停歇

一个“工夫”片场的“杂工”

我是因为求生欲,走上了影视行当。”问及当年如何入行,刘成龙笑着说:“也没什么家庭熏陶、引路人,就是高考选专业。本来我成绩挺好的,但是到了临近高考,突然觉得自己哪哪都不行。”抱着怎么都得找个大学上的单纯想法,刘成龙“撺掇”了几个同学,从潍坊来到了北京,学起了影视专业。

这样的“源起”故事,听起来有点随性。但其实在刘成龙心底,对故事和写作的兴趣却并不是一时兴起。从小到大,各种电影、电视剧、漫画、网络小说,只要能找到的他基本照单全收。

“反正只要不是课本,什么都看。”编剧行有人调侃说“小时不学习,长大改IP”,刘成龙却没这种感受:”我觉得这个经历很好。现在要改编的小说虽然都挺长,但我拿到手不太会头疼,因为原来基本都看过。小说培养了我理解能力。到创作中也是一样,离不开对以往作品的消化、转变、移植。

直到现在,刘成龙还保持着这样的工作习惯,每天晚上不创作,专门抽出时间来看国内外最新的影视剧。“最近看的,国产剧有《延禧攻略》《如懿传》,美剧是《海豹六队》,然后还有那个刚到一半就写死女主的英剧《保镖》。”

去年,当《河神》以石破天惊之势与观众见面时,曾有影评人说,像刘成龙、杨宏伟这样的“片库式”创作者,将会成为未来中国剧集标准的改写者。因为,他们的目光能真正与当下浸淫国内外作品的年轻观众交汇。从如今《悍城》交上的答卷来看,此言不虚。

编剧刘成龙:从《河神》到《悍城》,架构世界观的脚步永不停歇

不过,回到刘成龙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时光,即便怀揣“迷影”式狂热,即便站在“中”字头专业艺术院校的平台,想要真正摸着影视行业的边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虽然我、杨宏伟、导演刘殊巧学的都是导演,但最早的发挥空间,还是都在舞台剧上找到的。”中戏读书时,刘成龙创作的戏剧作品,连着两年登上了中戏戏剧小品大赛的榜首:一部是荒诞喜剧《自由》,一部是悲剧《空》。而《空》的男主演正是如今在《悍城》中把于永义演得人见人爱的孙岩。

编剧刘成龙:从《河神》到《悍城》,架构世界观的脚步永不停歇

“当时,我觉得话剧对我来说就像毒药。谢幕那一刻,太享受。一部剧每演一次都能收获掌声,人就会变懒。当时我就跟孙岩说,以后不要再做话剧了,要去做影视。“

转机发生在2010年。刘成龙机缘巧合下获得了进入电影《转山》剧组工作的机会。

“这次,算是真正敲开了行业大门吧。我就把身边的几个同学都带到了这个组里来,跟着陈国富导演的团队学习。”从前期筹备到正式拍摄,刘成龙在西藏整整呆了九个月,从导演组到制片部门,一直坚持到收尾工作。

编剧刘成龙:从《河神》到《悍城》,架构世界观的脚步永不停歇

“包括后面的《画皮2》也是类似的经历,连着几年跟着工夫影业的电影项目走,几乎是把电影行的工种都轮着学习了个遍。”

在“工夫”磨练的这几年,给刘成龙带来的不止有后来开花结果的《河神》,还有不可或缺的行业启蒙和良好的团队聚拢力,这都为后来《悍城》的组局铺平了道路。

一位每天工作16小时的编剧

《河神》是刘成龙的网剧处女作。但在接手《河神》之前,组建团队孵化原创剧本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要自己创作。把老朋友们都攒起来,不去当那些日复一日,没有创作的创作者。创作和制作两条腿走,用自己的作品说服市场。”即便在得到《河神》的改编机会后,刘成龙和团队的原创工作也没有停止。

“《河神》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期间我们公司的每个编剧身上,都积累1-2个原创项目。”由于刘成龙始终坚持创作配合制作的路子,这些剧本在写作过程中就沟通了制作可能,落地性很强。

有了项目积累,刘成龙开始寻求共同创作、共同投资的转型机会。就在这个当口,遇见了耐飞影视。

作为创始人,从电视内容跨界影视制作的著名主持人栗坤,在别人还存犹疑的时候,就下定决心投资,支持刘成龙。在她看来,刘成龙是个像孩子一样纯粹的内容人,无论创作还是制作都没有杂念,没有贪念。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应该帮一把、扶一程,不能埋没了好故事变成好作品的机会。就这样,作为Nicepartner计划第一部作品的《悍城》有了概念。

编剧刘成龙:从《河神》到《悍城》,架构世界观的脚步永不停歇

耐飞影视创始人栗坤(左)《悍城》编剧&联合出品人刘成龙(右)

“我们最初做《悍城》的原点,就是想做一个国内没有人做过的,能体现影视工业化能力的作品。”在刘成龙看来,想要撑起硬核悬疑的类型,除了够份的阴谋、阳谋和打戏,还要有足够丰富的男性群像,要用一个让人相信的善恶交杂世界来落地。从创作到制作,一切都需要探索。

编剧刘成龙:从《河神》到《悍城》,架构世界观的脚步永不停歇

从故事讲述上看,《悍城》开篇就给了观众设了一个门槛。编剧为了让群像登场、世界展开,打破了警匪类型开局就打的惯例,男主角珞珈(李光洁饰演)登场后,结结实实地当了回吃瓜群众,看了一场鼎盛和与七星社的暗杠对决。

但是在刘成龙看来,这样的门槛不得不设。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119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