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说实话,我讨厌看到陈晓卿的《风味人间》在这个季节上线。

秋末冬初,配上李立宏的嗓音,点十份外卖,正是毁我减肥大业的好时候。

果然不出所望,节目开篇便端上一盘油脂清甜的阿尔泰手抓肉。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阿尔泰手抓肉

接着就是内蒙古奶桶肉、马肉阔尔扎克、南屏火腿……从羊肉,到马肉,再到猪肉,满眼都是肉。

无论是6年前的《舌尖上的中国》,今年夏天热播的《人生一串》,还是大洋彼岸的《主厨的餐桌》……

你会发现,关于美食的节目总是「无肉不欢」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主厨的餐桌第一季》

到了电影中,这个肉,它甚至能跟主角抢戏。

李安定是深谙其道之人,在《饮食男女》的开头,以肉勾人。

松鼠鱼、东坡肉、汽锅鸡皆历历在目,口水直流。老朱与三个女儿的故事,皆可抛在脑后。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饮食男女》,东坡肉

肉之所以能在影视中成功出卖色相,是因为人对「肉味」的难以把持。

那么在所有供人饱腹的食物里,我们又为何偏偏对肉上瘾呢?

这恐怕要从人类为何吃肉说起了。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如果不吃肉,这个地球可能并不存在人类,只有一群不会思考的类人猿。

但这偏偏是个物竞天择的世界,所有的生物都被大自然安排得明明白白,包括人类。

远古时期,当时大陆或许尚未漂移分裂,植物坚韧、粗壮,类人猿的牙齿无法大量咀嚼。大概好比生啃树皮一样郁闷,剌嗓子,还不管饱。

不知是哪只饿疯了的类人猿,啃了块骨头,吃了口肉,顿觉像吃了仙丹似得,不冷,不饿,口感细腻,牙齿无负担。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2001太空漫游》,一只猿用残骨作为工具和武器,猎食动物吃肉

脑容量最多550ml的它们才不明白,肉为身体提供了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

其营养成分比植物更容易被身体吸收,使体型与智力得到双重进化。

它们只知道,一口肉抵过十斤植物,打回几头野物好过冬。

所以说,吃肉是人类出于生存需要,逼不得已进行的效率性选择。

然而恰恰是这种选择,使类人猿的脑容量扩大到600―850ml,出现了早期的人类。

不过肉与脑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单向能量供给,而是有回应的双向刺激。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从猿到人的脑容量示意图

一方面肉供大脑消耗,扩大脑容量,另一方面大脑也发出想要吃更多肉的指令。

直至脑容量达到1200ml以上的水平,像我们这样的智人才诞生。

但爱吃肉的指令并未被收回,除大脑外,人体的神经、器官都需要消耗热量。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121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