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当然主要还是大脑,即便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一天,也要烧掉人体20%~25%的能量。

如此看来,人喜欢吃肉,是出于自然规律与生物基因的选择。

都怪我们长了个费肉的好脑子!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如今人类已经过数百万年的繁衍进化,脑子也不是从前的那个脑子了。

有时候我深感大脑的可怕,人类可能并不是人类,而是一只「脑精」。

因为它聪明得操控人体产生一种叫做「食欲」的东西,之后又嫁祸给嘴。

英国牛津大学的两位科学家研究发现,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更能取悦大脑,刺激它的「快乐中心」。

而这种快乐却是大脑的一个预设。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风味人间》,火腿精华制成的「富贵双方」,油脂丰厚

早期人类没有今天这般智慧、发达。食不果腹,风餐露宿的生活,逼迫人脑写下一条「为储存能量而摄取高脂食物」的命令。

它恐惧回到解决温饱问题的那些日子,强迫这条命令不得更改,代代相传。

研究同时发现:

食物的浓度越大,大脑中某个区域就越兴奋。

为获得越来越多的兴奋,大脑驱使我们将肉做得更香。

煎炸烹炒,生肉变成熟肉,熟肉再添上佐料,甚至发展出烹饪的艺术。从味觉、视觉、嗅觉等方面,全向取悦我们的大脑。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风味人间》,在猪后腿上撒盐做成火腿

同时我们的大脑也从各方面对食物进行记忆,尤其是肉,常常使人达到难以自控的地步。

于是在《南极料理人》中,广播里喊出鱼籽饭团和猪骨汤时,队员们狂奔回基地,急得摔了跟头,嘴啃地。

雅人擦好刀,切牛排时,队员们两眼发直,恨不得一口扑上去,发出感叹:「哦!肉,是肉啊!」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南极料理人》,雅人扮演的厨师正在为大家切牛排

《笑林小子2:新乌龙院》里释小龙扮演的小和尚,啃起肉来更是狼吞虎咽,开心得起飞。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笑林小子2:新乌龙院》,释小龙扮演的小和尚大口啃肉

其实科学证明,除去人脑对「肉味」发出的强烈指令外,随着人体的消化,肉中油脂的一部分,会转化成为多巴胺。

而多巴胺是使人快乐的脑内分泌物,也与各种上瘾的行为有关。

所以心情不好时,来顿肉就好比陷入爱情一样幸福。

隔段时间不吃,又像戒毒一样难受。

大胆「脑精」,竟敢骗肉吃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2000多年前,《论语・述而》里的这句话,充分表达了肉的价值地位。到今天,它的后半句,还用来形容生活清贫。

在孔子那个年代,肉量稀少,堪比黄金,他本人就常收肉干(束修)作为学费。

古时,我们以肉祈天拜祖,壮士出征前烹羊宰牛。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121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