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秋交会开幕,近800部剧凸显三大趋势

北京电视秋交会开幕,近800部剧凸显三大趋势

比如说,《抗大之青春往事》《烽火女兵》《孙光明下乡记》《你无悔的许多年》《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你中国》《我亲爱的祖国》,摆明了就是给电视台用的。而《新金粉世家》《新孔雀公主》《四十成年礼》《当你老了》《这就是生活》 《中国式家庭》这些合家欢剧目,肯定也会主发电视平台。

北京电视秋交会开幕,近800部剧凸显三大趋势

比如说,《马卡龙物语》《易轻尘》《奇侦异案》《热血女神龙》《采珠勿惊龙》《步步生莲》《若如年少般遇见》《下姜春暖花正开》《帝业如画》《江山不悔》《论习惯对颜值的影响》《光芒纪》《楼上的姐姐快下来》《天理男容》《虎鹤》《新名利场》这些剧目,有的题材奇崛,有的剧名搞怪,有的IP色彩浓郁,网络播出才适销对路。

北京电视秋交会开幕,近800部剧凸显三大趋势

其实,电视属性明显的给电视台,网络属性明显的归于网站,这些操作起来倒也不难。难就难在一些创新性的剧目和敏感性题材,属性不明,风险难测。

创新是所有文艺形式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电视剧也不例外。但市场中跟风者多,创新者少,也是一直以来的常态。近几年流行的大IP+流量明星的风潮,更是打着创新的旗号,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进一步重创了原本就薄弱的创新力。

北京电视秋交会开幕,近800部剧凸显三大趋势

所谓敏感题材,不是指相关律法或者制作通则上明文所载的不许触碰的题材。而是那些原本并不敏感,而且很有观众缘,但过了一段时间就敏感起来的题材。电视剧是有制作周期的,体量越大的项目周期越长,不可控的风险也就越大:题材、编剧导演、演员任何一个环节都需慎之又慎。

有句老话叫“富贵险中求”。创新成功了必然有口碑,敏感题材通关了必然有市场。还是希望这近800部剧里,多出创新之作和脱敏之作,以品质和实力带动中国电视剧走出低谷,走向灿烂。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293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