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吐槽大会》的“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其实就是指“自黑的正面效果”;《亲爱的客栈》《向往的生活》就三个字“慢生活”……
《奇葩说》的宗旨是什么呢?你能否用一个词准确形容?对话吗?对话什么?宾语是啥?
几乎不可能。
写稿子的要义是聚焦,主题最好能用一个词形容,能用两个字形容就不要用三个字,这样呈现效果最好。这是一位知名老编辑教我的。
《奇葩说》之所以独树一帜,就是因为他横跨在价值主张和7411的分水岭上,稍有不慎很容易扯蛋。
而我想,马东是不会放弃价值主张的,他本人热衷于此。
第一季《奇葩大会》,《康熙来了》刚刚停播,某选手对蔡康永表示感谢和惋惜时,马东说:“我最近看了很多文章,他们都从制作角度分析《康熙来了》的成功,可我认为,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价值主张。”
还有更重要的难言之隐,如果《奇葩说》放弃价值主张、放弃实现价值主张的手段――精神多元、去程序化的赛制,而去拥抱稳定性。
那么这无异于亲手杀死它。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奇葩说》的病,也是《奇葩说》的命。
- 3 -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奇葩说》,我觉得它是近几年能让最多话题、观点被讨论并受到不少人关注的一档节目。
我从未接触过辩论圈,所以不知道马薇薇、黄执中这些人是谁,但因为有熟悉的马东蔡康永和还算熟悉的高晓松,又挺有意思的,就一直看了下来。
一季又一季,慢慢你会觉得就像《康熙来了》里的通告艺人一样,这些“奇葩”选手在你眼里有着鲜活的面貌,比起绝大部分内地节目里出现的立人设现象,他们更接地气、更像身边的人(本身也都不是什么艺人出身),办到第五季也不算难看。
而且作为一档以思维和观点为中心的节目,比起碎片化的知识点积累PK或高智商人才的碾压式展示,它能让你参与进去。也许你会自己选择一个持方看看这一边的人是怎么说的,也许你会两边都听,觉得都有道理,这比起单纯的傻乐看节目会有更深的体验感,加上三不五时还或好笑、或感人。
康永哥说“我们不是妖怪”的那段,马东东作为直男,多年前和当下依旧愿意不断为少数群体发声,姜思达在第三季的开挂,马薇薇和范在第一季的金句频出・・・・・・都让我很喜欢、很感动。
走到第五季,《奇葩说》肯定是变了,这季的赛制比起之前,全体都需要PK是一种很好的回归,没有谁在舒适圈里。
一个这么多人看着的平台,能为LGBTQ发声,能去普及很多只有少数人知道但是需要被普及的观点,能让你静下心来思考身边的事:想想雨天该不该点外卖,该救一个人还是一船人。
标准答案肯定是没有的,但是这个过程就像是民意代表为了民众的选择而大声抒怀一样,很鼓舞人心。
继续做下去,加油。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 - 2025圆叶文娱 ALL Rights Reserved 圆叶文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