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相互照顾的两个人|新剧《疯子》剧情详解
小白免最近看了石头姐的新剧《疯子 Maniac》,年度最佳新剧前三无疑了。信我现在就去看剧,再回来看文。
改编自 Netflix 自己的同名挪威电视剧,由守望尘世的编剧 Patrick Somerville,和《真探》的导演兼制作人 Cary Joji Fukunaga 打造的《疯子》IMDB 8.2 分,位居电视剧热度榜第一名,一季十集,每集只有半小时,很快就刷完了。
- 轻度剧透预警 -
一开始以为是《大群》式的精神疾病+超能力题材:生长在富裕家而郁郁不得志的男主欧文有着精神分裂症,经常在幻觉中看到另一个版本的哥哥向他传达某个来自更高意志的「指令」;穷困潦倒的女主安妮曾和妹妹有过一次严重的争吵,目前沉溺于某种精神药物。怀着不同的目的,两人都参加了一次报酬丰厚的心理学实验,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实验。
看着看着又觉得是神棍科幻剧:两人参加的 ULP 实验是一种替代传统谈话式心理疗法的心理治疗,内容包含三个步骤的服药+电脑辐射干预脑电波。
印着人脸的智能计算机是什么鬼?
又看着像《盗梦空间》里对潜意识的探索:两人在实验中不断上演潜意识小剧场,用看似胡闹的剧情和毫不相关的身份勾勒出两个内心世界。
期间还差点跑偏到了石头姐和山坡哥擅长的喜剧上:笑过哭过,才是真・人生。
跟着主人公经历完对内心的自我剖析,最后小白免泪流满面地说:真香。
其实故事很简单很套路,如果拿白话讲出来可能跟小学生作文一样平淡,但放在这样一个复古又前卫、赛博朋克又迷幻的设定中,每个角色都在对自我的不断剖析下,展现出一层一层的深度,十分打动人。
整部剧的节奏和情绪调动也很到位,半个小时左右的单集长度毫不拖沓,实验中穿插的小剧场打破了冗长乏味的心理分析,让观众很容易入戏。所以看了两集就弃剧的朋友们,别着急呀,好戏在后面呢。
除了《疯子》,今年艾米亚当斯的《利器》、凯文科斯特纳《黄石》、卷福《梅尔罗斯》都是好莱坞明星出演并担任美剧的执行制片人,但效果不一定好。毕竟自己当老板,容易由着自己的喜好来,突出了自己擅长的某一点而丧失了剧本身的平衡感。石头姐和山坡哥的这部给我惊喜最大――拍得过瘾、一集一个造型、一人分饰多角,还有很多冲奖必备内心戏。
讲个好故事,这对观众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 以下是剧情分析,重度剧透预警 -
你是否有过那种「似曾相识」的经历,好像当下的所有事情,都曾经在梦里或者前世体验过?
是否有一种「宇宙意志」,或者佛家所讲的「缘分」,让两个人的命运注定相交?
《疯子》的故事正是用这种解释不清的奇妙感觉串起来的。
比如《疯子》的 logo,是似曾相识的 IBM 字体,有浓浓的年代感。
从电脑款式和引用斯汀的《Every Breath You Take》这首歌来看,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美国纽约。
80 年代的 IBM 个人电脑
赛博朋克色彩的设定:人们向「AdBuddy 广告伙伴」出卖自己的个人信息并接收定制化广告来支付生活费用,也可以购买代理朋友/代理丈夫的服务解决没朋友的烦恼,还有让男主家里发家致富的狗屎机器人,每天勤勤恳恳在路边捡狗屎。
虽然大灰狠吐槽「广告伙伴」这个重人工、边际成本超高的商业模式不太可行,而且出卖隐私的大多是没什么支付能力的穷人,但鉴于「广告伙伴」是串起我们男女主人生的重要节点,这点设定的 bug 就忽略不计吧。
男主住的单人公寓,像极了银翼杀手的布景
在开篇神神叨叨的画外音和看似毫不相关的画面,已经开始铺垫关键剧情,比如路边广告牌上的 Greta Mantleray 格雷塔・蒙特雷博士。
比如女主安妮路过男主家族的大楼前,丢掉的魔方被男主欧文捡起,大楼的安保人员说自己和警察在权力上大同小异,安妮拿起的《唐吉坷德》,都成为后来潜意识小故事里的元素。
比如男主在河边喂鸽子幻想出的爆米花、以及电话中提到的「爆米花问题」,也成为故事的重要线索。
比如欧文在第一集看到的广告,幻化成了潜意识小剧场的人物 Snorri。
Jonah Hill 的表演太精彩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男主欧文是 ULP 治疗的核心。欧文对混蛋哥哥的恨、对幻想中哥哥的期待、对哥哥未婚妻隐秘的爱、对独断专行的爸爸的害怕、对儿时救下老鹰的怀念(自由的向往)、对前女友奥利维亚的愧疚,谱写了潜意识小剧场的故事。
安妮这边的人物关系相对简单,矛盾冲突主要围绕妹妹的死亡展开。在一次车祸中,本来要去盐湖城开展新生活的妹妹永远离开了她,安妮也因为自己对妹妹的态度不好而悔恨不已。安妮跟爸爸的关系一向不甚亲近,更因为母亲的离开和妹妹的死而蒙上阴影。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圈那些事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anyeer.com/essay_read/5362
写评论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