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

追书(有1人在追)

完成 未签约 普通 文艺·名著

最新章节:虹跋

39.43 万字 点击量:1420

0

茅盾

+1
《虹》是茅盾1929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文中塑造了一位经过许多曲折,终于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生活道路,揭示了从“五四”到“五卅”这一历史时期内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由封建制度叛逆者到革命者的艰苦历程。这部小说充分说明了茅盾是一个理性主义很强的作家。 梅行素的父亲是个落魄中医,母亲已去世,从美国回来的哥哥很快去做官了,她自己过着寂寞的生活。在她还在女校读书时,她就被父亲许给了父亲的表侄柳遇春,柳遇春是一个孤儿,为梅父收养,正经营一家杂货铺。梅小姐根本就不同意这个包办婚姻,她的心上人是在军队里的姨表兄韦玉。韦玉也十分爱她,但生性软弱,奉行托尔斯泰的无政府主义,又有肺病的他一直不敢在婚姻上有所决断。 这时,“五四”运动的浪潮已经波及成都,梅小姐受新思潮的影响,更加不满父亲的包办婚姻,梅小姐经常从同学徐绮君那里借阅进步书刊,当学校里掀起剪发运动时,梅女士也毅然剪去了自己的一对小圆髻,这一举动不仅引起了父亲的反感,还在到了一些轻薄少年的嘲弄。梅却满不在乎,而且干脆离开家到学校寄宿。当学校里上演易卜生的名剧《娜拉》时,她主动担任了林敦夫人这一角色,并决定走向社会,寻觅伟大的前程——韦玉。这时,韦玉回来了,但他已同别人结婚。父亲坚持要梅出嫁,梅便决定和柳遇春结婚,并要征服他,使他成为自己的俘虏。然而婚后她却无法抵抗柳遇春无休止的纠缠,更没有实现使他成为俘虏的愿望,梅的心碎了。梅又意外发现柳遇春在外嫖娼,便于婚后的第三天逃回了自己的家里,年末,在柳遇春的苦苦哀求下,梅又回到了柳家。听说韦玉病在重庆,梅便找了借口去探望,柳遇春执意陪行,结果梅未能见到韦玉,这使梅更加憎恨柳遇春。 在重庆,梅又寻机离开柳遇春,来到正在度假的徐绮君家。梅从徐绮君的堂弟徐自强那里得知柳遇春已回成都,韦玉已病死。于是,在徐绮君的帮助下,梅在泸州当了小学教员。但在学校里,教师们分成几派,梅感到倍受排挤和嫉妒。后来,她结识了惠师长的养女杨小姐,成了当地革新派首脑惠师长的坐上客,不久梅离开附小成了惠师长的家庭教师。随着惠师长升为省长,梅也随着来到成都。在成都,因为与友人发生冲突,她便借口参加全国学生联合大会离开四川,来到上海。当梅乘船经过夔门,随着视野的开阔,梅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她感到自己正由曲折窄狭的路进入广阔自由的空间。 梅在上海遇见了自己的同乡梁刚夫,又在梁处碰见了女友黄因明,在二人的帮助下,参加了政治运动。这时,已成为“醒狮派“的原附小同事李无忌正在南京活动,他劝梅离开梁刚夫等,说他们是领了卢布的。梅拒绝了李的无理取闹,干脆和黄因明住在一起,攻读起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来了。1925年“五卅”运动开始了,梅积极投入其中,在游行过程中,梅被巡捕的高压水龙淋湿,恰逢住在附近旅馆里的徐自强,这时徐已当了军官,正因休假途径上海,他邀请梅去旅馆换衣,梅对于徐对运动的冷漠态度非常反感,换好衣服后,不顾徐的劝阻,再此奔上街头,投入战斗。 虹:茅盾(1896(丙申年)74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亦即时局稍稍平稳时,他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 1918年,写出了童话《寻快乐》,他的童话作品还有《大槐国》《负国报恩》《树中饿》《驴大哥》《金龟》《飞行鞋》《怪花园》《风雪云》。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处女作《蚀》三部曲(
打赏 共(0)人打赏

发表评论
推荐
多角关系

多角关系



作者:茅盾



虹



作者:茅盾



子夜

子夜



作者:茅盾



锻炼

锻炼



作者: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

霜叶红似二月花



作者:茅盾



蚀



作者:茅盾



作品评论

是否为 水月瑶歌 打赏 1000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