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艾琳
|类型:惊悚·悬疑
|更新时间:2019-10-08 03:50
|本章字节:2780字
1908年11月14日晚,38岁的光绪皇帝在历尽磨难后,在中南海瀛台含悲去世。第二天下午,享尽人世间荣华,操纵清末政权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亦病死于中南海仪鸾殿。皇帝与太后在不到二十四小时相继谢世,鉴于二人生前的特殊关系及政治上的对立,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引起人们的各种猜测。
关于光绪帝被谋害致死一般有三种传闻。
有人认为,慈禧自知将不久人世,为避免光绪帝再掌朝政,命人将光绪帝先行谋毙。另有人认为,光绪帝是被李莲英等害死的。李为太后的亲信,平时狗仗主势中伤光绪,怕太后死后与己不利,于是将光绪帝害死。再有一种认为,光绪帝之死与袁世凯有关。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背信弃义,导致光绪帝被囚,恐慈禧太后一死,光绪帝将其重办,于是借进药之机,将光绪帝毒死。
由于上述种种传闻,使光绪帝之死成为晚清历史上的一大疑案。光绪帝到底是怎么死的,九十多年后的今天,透过一份份档案和大量文献记载,终于向世人揭示了这一真相:光绪帝确实是因病不治而亡。
1874年19岁的同治帝驾崩,慈禧太后为再度垂帘听政,立年仅4岁的光绪为帝。幼小的光绪帝自进宫之日起就失去了童年的欢乐。醉心于弄权施政的慈禧无心顾及年幼的光绪。长期饮食失调,缺乏悉心照料,造成光绪帝从小心情抑郁,精神不快,身体积弱,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
成年后,光绪帝的体质仍未见好转,同时又患上了严重的遗精病及腰背酸沉。据光绪十年、十二年脉案记载,光绪帝经常患感冒及脾胃病,用药十分频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体质孱弱的皇帝,在亲政后身体却有了明显的缓和。1898年,光绪大婚,迫于“祖制”,慈禧撤帘还政。光绪帝面对内忧外患,满腔热忱地接受改良思想,大力推行变法。然而这一切,无不受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扰。帝党与后党的矛盾日趋激化,1898年戊戌变法最终在顽固派的疯狂镇压下失败,光绪帝被囚禁瀛台,心爱的珍妃又被慈禧害死。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孤寂无助,使光绪帝在急怒惊心的处境下,终于精神崩溃,旧病复发,就此再也未能康复。
光绪三十四年春,光绪帝已病入膏肓,此时的光绪帝已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骨结核,血液也出现了毛病。为此,光绪本人也甚为焦躁绝望,多次申斥御医无能,处方草率。进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七日,光绪的病情进入危急阶段,先后出现肺炎与心肺衰竭等症状。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光绪帝已进入弥留状态,肢冷气陷,双目上翻,牙齿紧闭;午刻十分,脉息若有若无;酉刻,终于“龙驭上宾”与世长辞。
问题在线
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是怎么一回事?
垂帘听政主要是由于同治帝太小,慈禧又喜欢权力,所以就垂帘听政。后来因为同治帝受太监唆使而经常出宫寻花问柳,后来病亡,无奈只好让恭亲王之子(光绪)继承王位,又再次垂帘。
探索指南
珍妃名叫塔塔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皇帝的侧妃,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后因获罪于慈禧而被投井杀害。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挟持光绪西逃,又让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入乐寿堂后的井中溺死。后来,人们称这口井为“珍妃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