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斯里兰卡雨林

作者:付艾琳

|

类型:社科·自然

|

更新时间:2019-10-08 03:51

|

本章字节:6318字

斯里兰卡是动植物的人间天堂,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是斯里兰卡最后的原始热带雨林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植物属特有种,其中有许多被鉴定为稀有植物。保护区内还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斯里兰卡特有的哺乳动物、蝴蝶,以及各类的昆虫、爬虫类、两栖动物,其中有鼻子最长的动物——斯里兰卡象,斯里兰卡豹。


斯里兰卡雨林中的斯里兰卡象躯高大威武,性情温顺善良,是力量、威严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它的身长为5—7米,肩高为25—3米,尾长为12—15米,体重3000—5000千克,通体为灰棕色,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称为“智慧瘤”,其最高点位于头顶,但它的脑却很小。斯里兰卡象的头盖骨很厚,虽然骨骼内充满了气孔,可以减轻重量,但颈部的负担仍然很重。背部向上弓起,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前肢5指,后肢4趾。小跑时,总是同时提起同一侧的前后肢,而不是像其他哺乳动物那样在对角线上的两肢同时离开地面,这种的步法被称为“溜蹄”,并使其产生一种奇特的摇摆动作。


它的鼻子是动物中最长的,实际上是鼻子和上唇的延长体,表面光滑,一直下垂到地面,不停地摆来摆去。它由四万多条肌纤维组成,里面有丰富的神经联系,不仅嗅觉灵敏,而且是取食、吸水的工具和自卫的有力武器。鼻子的顶端有一个像手指一样的突起,这个突起不大,但上面集中了丰富的神经细胞,感觉异常灵敏,使得象鼻十分灵活,能随意转动和弯曲,具有人手一样的功能。在动物园中,训练有素的象能用鼻子搬重物、拔钉子、解绳子,甚至能捡起地上的绣花针。有趣的是,它还能像人类握手一样,用互相缠绕鼻子的方式来表达友好的情感或者进行雄兽和雌兽之间的调情。


斯里兰卡象雄兽的嘴里还长着一对终生不断生长,但永不脱换的长大门齿,称为象牙,长度为2米左右,单支重30—40千克。雌兽的门齿较短,不突出于口外。象牙的作用很大,是掘食的工具,也是搏斗时的武器。它的犬齿不发达。臼齿上、下颌的每侧共有6枚,而且很大,呈块状,但并不是同时生出,而是分成六批,轮流生出,每一批只生出4枚,另一批“候补者”在后面半隐半现,等前一批磨损消耗得不能再用时才逐渐发育出来,以致于在同一时间里,每侧上、下颌只能有1个完整的或者2个不完整的臼齿在起作用。每一个臼齿在使用时,齿根能够继续生长相当长的时间,以此来抵消磨损,但磨损仍然比生长的速度快。当齿冠磨平之后,齿根就不再生长,而被吸收掉,这样后边的牙齿就顺质序生长出来,并沿着颌部向前扩张。这六批臼齿可供其使用一生。


斯里兰卡象的耳朵也很大,宽度近1米,有利于收集音波,所以听觉非常敏锐,彼此之间常用次声波进行联络。由于耳部的褶皱很多,大大增加了散热面,所以更像是两把调节体温的大蒲扇,在炎热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动两只大耳朵,使耳部的血液加速流动,达到散热降温的目地,还能驱赶热带雨林中的蚊蝇和寄生虫。


斯里兰卡象的皮肤虽然厚达3厘米,但身上的毛却比较稀少,所以既畏寒,又要避开热带地区白天烈日的曝晒,常躲避于山谷间的林荫之处,觅食的时间也多在气温稍低的清晨和傍晚。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董棕、刺竹、类芦、棕叶芦、仙茅、白茅草、葡榕和野巴蕉等植物的嫩枝和嫩叶。在进食时,先用长鼻子把植物卷上,再把它们从土地上连根拔起,在腿上或树干上拍打掉上面的泥土,然后才送进口中。有时折断树干和竹枝的声音在寂静的森林中“啪,啪”作响,传遍整个山谷。它的食量大得惊人,每天要吃大约100千克的新鲜植物,因此在野外需要占据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活动或取食的领域。为了吃到足够的食物,象群还要经常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边走边吃。象群走动的速度很快,奔跑起来时速可达24公里,一次可以跑400—500米。喝水时,它先是把水吸到鼻子里,再把鼻子放进口中,然后再把水喝下去,一次大约要喝上60多千克。虽然它的气管和食管是相通的,但是在鼻腔后面的食道上方生有一块软骨,当它用长鼻子吸水的时候,水就进入了鼻腔,同时咽喉部位的肌肉进行收缩,使食道上方的这块软骨暂时将气管的口盖上,水就会由鼻腔进入食道,而不会进入气管,更不会进入与气管相通的肺中。当它把吸进鼻腔中的水放到嘴里以后,这块软骨又会自动张开,以保证呼吸的正常进行。


斯里兰卡象很喜欢水浴,常在河边或水塘边洗澡、嘻戏、用长鼻子吸水冲刷身体,还喜欢将泥土涂满全身,以便除去身上的寄生虫,也防止蚊虫叮咬。它还是游泳的好手,可以连续游上5—6个小时,渡过很宽的河流。游泳的速度也不慢,时速可达16公里。


斯里兰卡象在野外单独活动时,被称为孤象,往往都是老年的雄兽,性情异常凶猛。但这种情况很少,通常大多是三五成群,或是结成几十只的大群。每个群体都是由一个“家庭”或多个“家庭”所组成,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与其他群居动物不同的是,领头者均为成年雌兽,其他成员都按年龄大小、体质强弱排列秩序,不幸受伤的个体常常被伙伴们夹在中间,一起前进。如果有的个体死亡,群体成员还会用推倒或卷翻的树枝和小树,一层一层地盖在死者的身上,形成一个很大的倒木堆。领头者在群体中的作用最大,由它指挥整个群体的行动路线、时间安排、觅食场所、休息地点等日常活动,也承担着保卫群体的重要责任。如果领头者死亡,群体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再选出一个新的领头者,继续统一指挥群体的行动。


斯里兰卡象没有固定的发情期,雄兽与雌兽交配时,总是双双躲进僻静的密林深处进行。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不惧怕任何动物的威胁,但也保持较高的警惕性,连睡觉也是站着。斯里兰卡象的繁殖率较低,大约5—6年才能繁殖一次,怀孕期长达18—22个月。雌兽产仔于秋末冬初,每胎只产一仔。刚出生的幼仔体重为70—100公斤,大小同小牛犊差不多,鼻子不算太长,也没有长牙,全身为棕红色,没有毛,出生几个小时后,就可以跟随群体四处活动了。幼仔的哺乳期大约需要2年,14—15岁性成熟,完全长成则在18—24岁。斯里兰卡象的寿命较长,一般可以活到60—70岁,也有能活到100—130岁的说法。


但是,动植物的天堂也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威胁。在斯里兰卡南部地区,分布着一万两千公顷茂密的热带雨林,但是最近,这片独特的热带雨林面临着不规则降雨的困境。雨量充足时很容易引发泥石流,而雨量减少时又会走向干旱的极端。大量斯里兰卡特有的树种在逐渐消失。当地的气温也在不断升高。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公布法令禁止滥砍乱伐与非法耕种,但是这里的热带雨林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问题在线


斯里兰卡雨林有哪些类型?


有斯里兰卡低地雨林,斯里兰卡山地雨林。斯里兰卡低地雨林为热带与亚热带阔叶林,面积12600平方千米,该雨林由超过一百五十种树种所组成,每年降雨量超过5000毫米,由于远离印度次大陆,因此进化出很多有特色的动植物。有斯里兰卡象斯里兰卡亚种、斯里兰卡豹、超过250种蛙类等物种。斯里兰卡山地雨林为热带与亚热带阔叶林,面积3000平方千米,有二十余种特产鸟类、斯里兰卡豹、叶猴等。


探索指南


阿努拉德普纳是斯里兰卡的古都和佛教圣地,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公元前3世纪起为维诸耶王朝的都城,公元1世纪——10世纪是兰巴建那王朝的都城,古文化极为发达。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最先到此传播佛教,使此地成为斯里兰卡最早的佛教圣地,14世纪起这里成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佛教中心,它作为朝圣之地和游览中心也有很长的历史,被誉为斯里兰卡雨林深处的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