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烽火戏诸侯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9:45
|本章字节:4174字
《癞蛤蟆》1是我都市的收官之作,起码这几年内都不会再写都市题材的了。要说到《癞蛤蟆》的立意,就不能不先说前头那本书名会让人感到无奈的作品:《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当初在写陈二狗之前已经荒废了好几个月,算是躲在杭州余杭的一个山头上闭关,散步的时候,可以在路途中看到一户人家的落地窗书房,经常有个娴静女孩坐在那儿看书,某天恰好有保安走过,当时我就有个念头,好奇屋里屋外的两者,看似有着天壤之别的一对男女,他们之间有没有可能产生交集,有没有可能生出些故事。然后按照这个脉络,就有了凤凰男出身的陈二狗,有了这家伙的单枪匹马,一头撞入灯红酒绿的陌生世界,然后让乡土跟城市展开了一场肉搏厮杀。
当然,作为主角,陈二狗不论过程如何艰辛困苦,最后都成功了,起码在世人眼中是如此,靠着舍得一身剐的冲劲,逃难南京后,从一名保安做起,成为了那座城市新的地下皇帝,而且将心目中的女神拐进了家门,有了一双子女,可谓功德圆满。但是,就结果来说,对一般人而言,终归可望不可即,期间夹杂有太多不可复制的福缘机遇,而《陈二狗》这本书真正要说的,也不在于此,身为作者,真正想要跟读者传达的东西,除了“人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的无奈,更多是“人下人之时,把自己当人”的坚持。
那么,既然有了人下人之时,一旦成功上位,自然就有人上人之威,可惜陈二狗写到他功德圆满后,我已经没有兴趣去写一个农村男人在得势后的彪炳生活了,《陈二狗》这部书写到那里,也就戛然而止。于是,写完关于陈二狗的心中所想之后,《癞蛤蟆》顺势而生。赵甲第,绰号赵八两,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同时赵甲第又是一个非典型性的富二代。如果说陈浮生这个男人的人生宗旨是奋斗二字,其实赵甲第也是如此,只不过陈浮生的出发点在于自身,而赵甲第在于家庭,两个男人,陈浮生似乎憋着的怨气更大。在《癞蛤蟆》正文中,我有意安排了一个类似王见王的桥段,当赵八两同学在上海滩遇见陈二狗同志,双方没有什么太大的摩擦碰撞,陈浮生只是对一位火眼金睛瞧上他的陌路女子抬起手,给她看了看手上的戒指,说他结婚了。然后在黄浦江畔,给跳过黄浦江的八两同学留下一个男人带着子女一起仰望明珠塔的背影。
所以看过这两本书的读者,说了一句话:身世不及赵甲第,努力应过陈浮生。
不是说赵甲第输给了那个咬牙上进的陈二狗,而是两者出身不同,所处位置不同,他们的拼搏方式,也就会不一样。走火入魔的赵甲第,也很出彩。赵甲第的家世注定了他的人上人,父辈积攒下来的家业,足够让他纨绔无良,不过人之善良,与地位无关。穷人未必善,富人也未必为恶。赵甲第的幸运在于有一个大智慧的奶奶,有一个敢放养儿子的父亲,他的人生中有两次关键事件,一件是小狐狸的突然去世,他去观音村默默支教一年,第二件事是金海风波,以及猛然间发现父亲的白发,赵甲第这才开始真正成熟起来。相比陈浮生一开始就有一个近乎圆满的强大精神态势,赵甲第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懵懂冲动的男孩,渐次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赵甲第的幸福在于他有一个“占山为王”的家庭,他的不幸也在于此,所以当家族企业陷入困境,赵甲第只能咬牙独自扛起这份担子。
《癞蛤蟆》里,我喜欢小狐狸,不管她是否支教,喜欢她的那句“来嘛英雄”,喜欢她的《霸王别姬》;我喜欢睿智刻薄的赵家老佛爷,喜欢她的通透,喜欢她对小八两的宠溺;我喜欢赵太祖,喜欢这个悄然已白发却始终气焰彪炳的男人;我喜欢韩道德,喜欢这个大狗腿身临死局却说出那句“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待之”,喜欢他的站着做人;我喜欢马小跳,喜欢这个小富二代的善良;我喜欢齐树根,喜欢这个不太一样的官二代的温良恭俭;我喜欢小白脸黄华的从良,喜欢他的那本《西游却东行》;我喜欢坟前撑黑伞的李枝锦,喜欢她的大青衣气场;我喜欢总嚷嚷三十岁要去当尼姑的王半斤,喜欢女王蔡言芝的童年和青春,喜欢小女孩张乌梅的日记,等等等等。
我喜欢《癞蛤蟆》里的所有人,甚至包括一些反派角色。所以,我有什么理由不喜欢《癞蛤蟆》这本书?这不仅仅因为《癞蛤蟆》是我写的,而是我真心喜欢自己塑造的角色。
我当然最喜欢赵甲第,这个为了老师下跪的学生,这个为了姐姐发疯的弟弟,这个为了自己女人肯玩枪的男人。喜欢他由幼稚逐渐成熟,喜欢他那点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的装逼理想,喜欢他对着《让孤魂野鬼还乡》发呆,喜欢他在观音村的善良和坚持,喜欢在金海风波发生后,他孤独地站在京城房间中,默默穿好西装的坚韧。
癞蛤蟆里有《清平调》,有《孩子》,有《如果》,有《安徒生的童话》,尤其是最后那句“拇指姑娘为什么会想念那只癞蛤蟆呢?”,我想这句话已经解释了很多东西,所以结尾的结尾,让那一年那一天的对话在这一年这一天重复。
人生不如意事七八九,能与人言最多一二三。这是我让小萝莉陈庆之说出口的,可这不正是我们的生活吗?
烽火戏诸侯
2014年3月4日凌晨
1本书网络原名《老子是癞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