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二天晚上的故事——私房菜(1)

作者:宁航一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9:48

|

本章字节:12838字

你一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你认为自己已经吃过很多美食了?


据调查,世界上的食材多达几千万种。一般的人,连零头都没有吃到。


我下面讲的这个故事,是关于“吃”的。讲述的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神秘而诡异的东西,以及随之引发的恐怖经历。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年。


——穆雷(资深美食家)


“穆雷老师,您作为资深美食家,几乎尝遍了世界各国的美味珍馐。我很好奇,我想观众们肯定也很好奇——您目前为止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在厨师大赛决赛的录制现场,穆雷刚刚批评了一位众望所归的名厨所做的“古法煎鲍鱼”,让这位名厨与冠军失之交臂。在现场观众的一片遗憾声中,主持人见缝插针地抛出这个问题,明显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不过穆雷明白,这毕竟是一档电视节目,需要收视率。正如这女主持人所说,这个问题确实很对观众胃口。


不过这种问题难不倒穆雷。他微微一笑,气定神闲地回答道:“世界上的美食,数之不尽。就我目前吃过的来说——野生河豚、法国鹅肝酱、白松露菌、阿拉斯加雪蟹、神户小牛肉、俄罗斯黑鱼子酱——都是吃过一次就令人永生难忘的极品美味。但要说最好吃的,我觉得未必就在此列。”


“您的意思是,这些还算不上最极品的美味?”女主持人睁大眼睛问。


“不,都算得上。但这些美食因为食材本身就是极为珍稀、味道鲜美的极品,所以厨师往往不用太复杂的烹饪方法,就能轻易做出美味。以我对美食的理解来看,如果一个厨师能以普通食材做出同等美妙的味道,那才真正令人佩服。”


说到这里,穆雷来了兴致,滔滔不绝。“我在四川蛾眉山市一家老街的小店吃的豆腐脑,三元钱一碗;在云南昭通市的路边站着吃过一种夹白菜丝的烤豆腐’五毛钱一块;我还在重庆一家路边摊上吃过二元一碗的‘小面’——这些民间小吃的原料都极为普通,任何菜市都能买到,但是在经过一番精心考究的制作和烹饪之后,呈现出的美味,竟然一点都不比松露和黑鱼子酱带给我的享受少。而且这些小吃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可以经常吃。不像刚才提到的那些高档美食,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品尝一次。一种美食如果不能让大多数人享受,而仅仅是贵族和有钱人的专利,我认为其存在的意义显然比普通美食要小得多。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你很有钱,也最好别把黑鱼子酱当饭吃,每顿吃个半把斤——这种事是没有格调和品位的土老肥才干得出来的。”


观众们一片大笑,并频频点头,对穆雷的话大表赞同。女主持人显然也认为穆雷的这番话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继续追问道:“那么穆雷老师,说到底,您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穆雷严肃地说道:“用‘心’做出来的食物,都是最好吃的。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些小吃,在当地随处可见,但为什么只有一两家做出来的最好吃呢?差别就在于此。所以你的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就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样——用‘心’做出来的食物。”


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就连刚才被穆雷批评用心不够的那个名厨,也不由得鼓起了掌,一脸的心悦诚服。


节目录制完后,导演兴奋地告诉穆雷,这期节目因为他精彩的点评和富有道理的一番话,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和喜欢,收视率有望再次增加05—15个百分点。导演希望穆雷以后能多说一些代表普通老百姓立场的话,坚实节目的群众基础。


穆雷微笑着同意,独自走到节目组后台的休息室里,长吁了一口气,为自己刚才虚伪的说话感到汗颜。


老天,我说出的话假得不行,观众们居然一片附和。穆雷闭着眼睛,缓缓摇头。什么“用心做出来的食物,都是最好吃的”——简直是骗人的鬼话。这节目播出之后,一定会引来同行们的嗤笑。没吃过的人倒也就算了,但那些老饕怎么会不知道——一碗街边小面顶天了也不能跟随意烹制的神户小牛肉和白松露菌相比。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拿了节目组的高额薪金,就只能按导演的意思去做。


我已经是一个五十七岁的人了,却还要在上节目时说出这种违心的话。穆雷暗暗感叹。这份让人羡慕的美食评论家的工作,也不是这么好做的。


休息了一会儿,穆雷估计参加录制节目的观众都已经离场了,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回家。


走出电视台,穆雷看了下手表,现在已经是晚上八点了。他正要朝停车的地方走去,后面一个人喊道:穆雷老师。”


穆雷回过头去,是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男人。他问道:“你是……?”


“我是刚才参加录制节目的一个观众。”那男人微笑着说,同时递上名片,“我叫梁恒,在一家文化用品公司任职。”


穆雷接过名片,看了一眼,问道:“你找我什么事?”


“不瞒您说,我是在录完节目后专门在这儿等您的,想跟您说件事。”


“什么事?”


“是这样的,穆老师。我的职业虽然跟饮食没关系,但我自认为是个爱吃、懂吃的人。虽然不能跟您这样有名的美食家相比,却也对各地美食略有研究。您刚才节目中提到的那些美食,我也都吃过。”梁恒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有个愿望,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尝尽世间所有美食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一直在努力着。”


穆雷其实也有这样的愿望,他认真听着这男人说的话。


“穆老师,您刚才说(用心做出来的食物是最好吃的,——怎么说呢,这话也不是不对,但我确实是有些不同的见解,才特意等在这儿想和您探讨一下。”


这人是来挑刺的?穆雷心中微微一震。他看出了我刚才是在说违心的话?


梁恒没注意到穆雷的心思,说道:“穆老师,其实您说的这话要是搁在半年前,我绝对赞同。以前我也认为,所有食物不分贵贱,只要是精心烹制,就一定能呈现出相差无几的美味。但最近品尝到一家私房菜后,我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了——原来世界上,真有这种超级美味存在,是其他美食无法相提并论的。”


梁恒的话激起了穆雷的好奇心,他问道:“你的意思是,这家私房菜馆做出来的东西,比我刚才在节目中提到的那些极品美食还要好吃?”


“对。而且不只是好吃一点点。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穆雷眯起眼睛看了他几秒。“你说得会不会太夸张了?”


“绝对没有!穆老师,您亲自去吃一次就知道了。那家私房菜的味道,简直叫人难以置信。我吃过之后甚至怀疑,地球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存在?”


穆雷见这男人越说越夸张了,轻轻摆了摆手,说道:“好吧,我去吃吃看。你说的这家私房菜馆在哪里?”


“就在我们市榔坪县的岳川古镇里,不是开在街面上的餐馆,而是在一条老街的四合院里,名为‘膳品居’——那里古色古香、纯朴清静。坐在那院子或厢房里吃饭,不像在城里下馆子,倒像是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感觉亲切而舒服。”


听起来还真不错。穆雷微微点头,但又感到不解。“如果那里的菜真有你的这么好吃,按理说这家私房菜馆应该声名大噪才对。我以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梁恒说:“这家膳品居才开半年,而且在比较冷清的古镇老街里,如果不是刻意寻访,一般人很难找到。而且,这家菜馆定有很多古怪的规矩,可以说对食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不能接受的人,一概不予接待。很多人听到这些规矩,就望而却步了。所以我估计去吃过的人并不多。”


“什么规矩?说来听听。”穆雷显得兴趣十足。


“第一,这家私房菜馆每个星期只开周一和周三两天,而且只做一桌,并限制是晚餐,要吃的人,需要提前预定;第二,对吃饭的人数也有规定,人少了不行,人太多了也不行——只能在6到8个人之间;第三,那里不兴点菜,菜肴的安排全凭主厨高兴,做什么吃什么,食客不能提出异议;第四,也是最怪异的一点——不管在那里吃到什么菜品,都不能问这些菜的食材来源和烹制过程。”


穆雷听得呆了。这些规矩,简直像是故意拒人于千里之外,不过却更增添了这家私房菜馆的神秘感。他暗暗揣度——能定出这些怪异规矩的厨师,可能是个恃才放旷的怪才。此人做出来的食物,也许真有过人之处。


梁恒看出穆雷心动了,说道:“穆老师,听了我的介绍,您是不是很想去这家私房菜馆亲自品鉴一下?其实我今天就是专门想把这个信息告诉您。您去吃了之后,如果觉得确实不同凡响,以您的影响力,一定能引起大家对这家私房菜馆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那里的极品美味。”


穆雷笑道:“呵呵,你跟那家私房菜馆到底是什么关系呀?这么热衷于将它推荐出去。”


梁恒也笑了起来:“您放心,我肯定不是托儿。那家菜馆高傲得很,才不会想出这种辙呢。”


“我知道,开个玩笑罢了。”穆雷说,“它要想生意好,还用得着定那些规矩吗?”


梁恒点头道:“其实我本来也是有私心的。您想,如果这家私房菜馆日后生意火爆了,那我要去吃一顿不就难了吗?但您刚才节目中说的那句‘美食如果不能让大多数人享受,存在的意义就小了很多,影响了我,让我觉得好东西就应该跟大家一起分享。”


“那是……”穆雷略微有些尴尬。这种冠冕堂皇的话观众还真听进去了。他岔开话题:“你当时是怎么知道这家的呢?”


“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一样,是个饕餮之徒。他去岳川古镇玩,意外发现了这家私房菜馆,很是好奇,就邀约我和另外几个好吃的朋友,凑足六人,去吃了一顿——那味道真是令我永生难忘。”


穆雷一边点头,一边问道:“对了,你说那里不能点菜,当天做什么菜全凭厨师的喜好,意味着每桌菜的价格也不一样?”


“应该是。”


“贵吗?”


梁恒想了想:“怎么说呢,价格确实不便宜,但也没贵得离谱。而且……当时我们六个人吃完后,有种感觉顿饭不管叫我们给多少钱都值得。我们几个人全都沉浸在那美味带来的奇妙享受中,觉得价格这类的事情一点儿都不重要了。”


穆雷问:“你们六个人到底吃了多少钱?”


“800多。”


还好。穆雷暗忖。是在能接受的范畴。他问道:“这家私房菜馆的电话和具体地址是?”


“我刚才给您的名片背后都写着呢。”梁恒微笑着说。


穆雷把名片翻过来一看,果然。他笑道:“看来你是一开始就吃定了我是肯定要去的。”


“您是着名的美食家,这种地方,您怎么会没兴趣呢?说实话,您要是没去这家私房菜馆吃过……”说到这里,梁恒停了下来,好像说错了话般尴尬地笑了


“你是想说,我要是没去吃过,就对不起‘美食家’这个称号?”穆雷笑道,“那谢谢你的推荐,我一定找机会去那里品尝一下。”


“好的好的,那不打扰您了穆老师,再见。”中年男人礼貌地挥了挥手,走进人群之中。


穆雷捏着那张名片,看着背后写的地址和电话,忽然觉得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三十岁之后,穆雷就当上了专职的美食作家和美食评论家,游走于世界各地,在若干个电视节目中担任嘉宾,品鉴了数之不尽的美味佳肴。现在,他已年近六十,自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都已经吃过了,渐渐对美食的兴趣有所下降,仅仅把品鉴美食当成工作,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和好奇心。


所以,现在很多媒体和个人向他推荐美食,穆雷都无法调动起太大的积极性。但这次,他找到了久违的新鲜感——这个男人向他推荐的“膳品居”,竟然让他有种想立刻前去品尝的冲动。如果不是有那些复杂的规矩,他真想明天就去。


希望这家私房菜馆真有他说的那么好,不要令我失望。穆雷暗忖。我渐渐老了,味蕾开始退化。在这之前,我能找到那记忆中的珍味吗?


穆雷有个儿子,叫穆东城,39岁了还没结婚,说是一直没遇到合适的,实际上是还没玩够,不想受婚姻束缚。穆雷也懒得管这么多,由他自己。


穆东城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也跟着父亲吃遍了天南海北,对美食充满了热爱,在吃方面也是个行家,现在是一家美食杂志的主编。穆东城近水楼台,经常请父亲作为特邀嘉宾,推荐美食。穆雷也会对儿子的杂志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在两父子的配合下,美食杂志办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穆东城自然很受领导器重。


在知道“膳品居”这个地方后,穆雷最先想到的当然是儿子。他先打电话到膳品居预定了时间——定在下个星期三。再打电话给儿子,问他下周三有没有时间和自己去一趟岳川古镇。但穆东城说,下周正好要到越南去制作一期关于越南美食的节目,去不了。穆雷只有打电话给几个老朋友,邀约他们一起去品鉴美食。


穆雷的这几个朋友,都是些五十多岁、对美食文化颇有研究的老饕。当然跟穆雷一样,美其名曰“美食家”,个个都是在餐饮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其中以穆雷名气最大。他们得知穆雷又觅到了新的吃地儿,而且是家颇有神秘感的私房菜馆,都毫不犹豫表示愿意前往。六个人很快就凑齐了。


星期三上午,穆雷和五个朋友聚齐后,开了两辆车,直赴榔坪县岳川古镇。


车上,几个老友谈天说地。其中一个众人称为老苏的胖子对此行明显十分期待,摇头晃脑地说:“虽然这家私房菜馆我们还没去,但我现在已可判断,其主人一定是非常懂吃之人。”


“何以见得?”老陈问道。


“只凭他定的一条规矩——吃饭的人必须6到8人之间——就能看出。”老苏分析道,“一桌肴馔,必有一套完整的结构。从开始的冷盘,到热炒、大菜,最后是点心和汤,如同一台完整的戏剧。这台戏不能一个人看,只看一幕又不能领略其中的含义。6到8人正好。”


“有道理。”老陈赞同道,“如此说来,那里不兴点菜,大概也是类似原因。真正技艺高超的厨师,如同心高气傲的艺术家。必须依当天的心境和灵感,随心所欲发挥,才能创造出最好的作品。如果点什么做什么,作品便只有匠气,没有灵气了。”


穆雷开着车,听后座的两个朋友高谈阔论,不禁笑道:“你们说得头头是道,但也只是猜测。我有言在先,那家菜馆我可没吃过,要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你们可别埋怨我。”


“不怪你怪谁?”老苏笑着说,“老穆,咱们说好,那家的菜咱们吃上几道,要是发现言过其实,咱们立刻打道回府,你得重新请过。”


“行啊,不好吃的话我请你们一人一桶方便面。”


车里的几个人一齐大笑起来。


榔坪县离市区并不远,半个小时就到了。古镇离县城还有二十多公里。十点半,美食家一行就到了风景优美的岳川古镇。


这个地方,和极度商业化的丽江、凤凰古镇不一样。岳川古镇没有酒吧、工艺品店和如织的游人,甚至连张报纸都买不到。这里有的只有清新的空气,淳朴的原住民和闲散的慢节奏生活。能定居在这种地方,耐得住清闲和寂寞的人,自然具有超脱于常人的品性和气韵。在这里开一家私房菜馆,显然赚钱不是主要目的——这让其主人显得更像是世外桃源中的高人了。


穆雷一行人在古镇里走走游游,中午在一家小餐馆随便吃了点儿东西,没做任何点评。晚上才是重点。


下午,老苏提议先去那家私房菜馆看看,穆雷不赞成。他说这样一来,神秘感就减弱了,非得等到吃饭的时候前去,才能把这份新鲜感和期待保持到最后。


其余几人也有此意。于是,几个人找了家老茶馆,每人泡上一杯清茶,坐在竹椅上纳凉、聊天、发呆。倒也修身养性,杂乱的思绪都摒除殆尽了。